“中国瓷都”----潮州一张耀眼的名片。潮州陶瓷文化积淀深厚,自唐宋以来,以外向型为主,产品大多供出口之用。目前已出口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和日用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卫生洁具生产基地。
潮州陶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它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了两晋、南北朝逐步趋向瓷化。唐代时,古城北郊已有瓷窑;到北宋,古城东郊的笔架山,出现了“百窑村”;明朝时,海阳县的枫溪逐步成为新的陶瓷生产基地,饶平县九村的陶瓷生产也具有一定规模。现在,潮州的陶瓷主要产地有枫溪、古巷、凤塘、浮洋瓷区和饶平三饶、新丰等瓷区。
改革开放以来,潮州陶瓷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陶瓷企业最多最集中、陶瓷门类最齐全的产区,拥有工艺瓷、日用瓷、建筑卫生瓷和高技术陶瓷多个产业门类;特色产业(陶瓷)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陶瓷产品年产销超过200亿元,出口8亿多美元,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全市陶瓷区域性布局已经形成以枫溪为龙头带动,其它县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008年,相关政策的调整、市场容量变化、股市和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等因素都对陶瓷行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潮州陶瓷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调整,煤炭、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给各陶瓷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一些能源消耗大的企业不断被关停。据资料统计,2008年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剧增,这使得陶瓷企业不得不由粗放型生产方式向节约型、环保型、高附加值的生产企业靠拢。专家指出,“节能降耗”将成为2008年陶瓷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几年,潮州陶瓷工厂逐渐饱和。潮州中佳瓷艺厂负责人陈先生为此决定扩大销路,几年前开始参加广交会,把眼光放向国外。他告诉记者:“现在陶瓷行业赖以抵抗风险的两张王牌,最基本的依然是产能效率和技术创新。特别是政策的调整将加快行业洗牌速度,一些小企业将很难继续生存。只有在‘环保、节能、减排、创新’八个字上下功夫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当然,陶瓷业的何去何从还要靠市场来说话。”
为了推动陶瓷业的发展,潮州市政府扩大宣传力度,鼓励潮州陶瓷生产企业参加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并举办粤东乔博会,为潮州陶瓷企业搭台,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的契机。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潮州陶瓷原创性的创造活力、陶瓷艺术家的个性风貌,也能欣赏到这一传统产业在设计上的新风貌,有利于使学术和产业形成更有机的联系,印证潮州陶瓷发展所走出的“经济与文化结合,产业与艺术结合”的正确路子。
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潮州市政府坚持走“科技兴瓷”的道路,引导当地企业实现陶瓷产业从“潮州制造”向“潮州创造”转变,从“卖产品”向“卖标准”、“卖创意”转变。
经过集聚发展,潮州陶瓷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潮州陶瓷业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为依托,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批企业在生产中形成自己的产品研发机构,部分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制和开发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据了解,潮州陶瓷目前已出口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和日用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卫生洁具生产基地。用实力证明了她在中国陶瓷产业中的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