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策划,如同20年代的中国政局,派系林立,局势混乱不堪。《影响中国策划业的21人》划分为五派:
1.洋务派,中外结合,适应外资外贸外向型企业(如奥美、长城等国际公司);
2.理论派,理论先行,适应教学研究及课外实习(如北广、北大广告师生);
3.飞天派,得天独厚,享尽天时媒介政策之便利(如五指峰、红绿蓝广告公司);
4.落地派,落地生根,占尽地利风土人情之灵气(如叶茂中、南北通咨询公司);
5.实战派,营销承诺,奉行敢想敢干精神(如旗开得胜、大林策划工作室)。
而《策划学》(陈放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中却是这样给中国策划家分流派的:
何阳的点子策划派;王力的公共关系派;张大旗的盛事行销派;宋太庆的战略策划派;陈放的创意策划派;王志纲的房地产策划派;余明阳的企业CIS策划派;许喜林的营销承诺策划派;秦全跃的商战策划派;大林的项目策划派。
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漏洞百出:
什么叫项目策划派?别人的就不是项目?
什么叫盛事行销派?你这盛事行销又与其他同仁有何本质的区别?
什么叫创意策划派?策划离开了创意那还叫策划?
什么叫战略策划派?别人的都是战术策划吗?
点子策划派与创意策划派有何区别?
落地派与实践派又有什么不同?难道敢负责任就是一派?落地派的就不负责任?
不仅派系林立,而且人员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由于策划业尚有利可图,是个人就贴个标签往里靠,这样下去的话,后果会是什么?策划业必须加强自律,加强行业规范,现在是时候了。
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在其《行成于思》中有一论精彩的论述:
“由于策划人才奇货可居也带来一个鱼龙混杂的问题,包括有很多有趣的人拿着一张和我的合影,就说是我的学生,有的时候也能够去折腾一下。甚至很多巫婆神汉会聚其间,这里面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去年这个时候,我在深圳搞了一次讲演,会后有很多人找我,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耳朵都聋了,一帮年轻人拥着他。这老先生倒很谦卑,他一见到我,就自言自语地说,其实我不想来,他们硬叫我来,我也不知道他们让我来干什么。我当时不知道这个老先生是谁,折腾了半天,老先生告辞了。后来,他旁边几个人告诉我,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王爷。我说你们不通知一下,把他请来同我见面干什么呢?这几个人说,老人家能知天下大事,霍英东、李嘉诚想见他都见不到,我们今天把他请来是想和您探讨一下策划的事,他也属于是搞策划的。”不管怎样,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策划人都能找到活儿干,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中国社会重大转型的时候,策划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任何一个行业兴旺以后,什么人都想往里面挤,难免就有歪嘴和尚把经念歪的时候,这时,大家把账都算到策划业的头上。所以,鉴于这种危机感,我们所做的任何策划都采取一种非常稳妥、非常谨慎的态度,做不到的绝对不吹牛。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中国的文化人、知识分子和智慧业走出一条比较长期的、健康和发展的道路。此外,建立行业的规范、标准,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