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市场是一项产业的命脉,那么,资源肯定是这项产业发展的根基。梧州,拥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这是陶瓷生产的必需原料,仅藤县目前已探明储量就达约4亿吨,因而也成为了全市引进陶瓷生产企业的一块“金字招牌”。而今,回首过去的一年,梧州正是以这块光芒闪耀的“金字招牌”,迎来了一家又一家的陶瓷生产企业。
新的发展理念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末,全市依托资源优势,实施资源换产业战略,开启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科学决策立足招大商
2009年7月下旬,梧州正值酷暑天气。但此时,比天气更热的是寻求发展新突破的热情———市委、市政府经过缜密科学的思考后,一个推动陶瓷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破茧而出———梧州不仅仅是要引进单个陶瓷生产企业,还要形成陶瓷生产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最终打造成为产业集群。
科学决策推动梧州陶瓷产业发展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而为走好下一步乃至未来的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四个非常”的具体工作要求: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来推进工作,采取边规划、边完善、边招商、边建设来加快建设速度。同时,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政策层面加快陶瓷产业基地化和集群化发展,明确要把梧州陶瓷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广西最大、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及泛珠三角区域重要的陶瓷产业基地。思路、规划、措施和行动紧密衔接,全市陶瓷产业发展局面因此迅速打开。
科学决策让梧州陶瓷产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工作要求让发展陶瓷产业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全市范围内围绕陶瓷产业,迅速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局面。2009年8月22日,与市委、市政府做出发展陶瓷产业决策时隔一个月不到,在“南国陶都”广东省佛山市,藤县通过招商恳谈会,一举拿下了9个投资合同,合同投资额达38.5亿元,至今落户藤县的陶瓷企业投资总额已近100亿。而岑溪市也成功引进名爵、新动力等多个陶瓷生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
进驻梧州陶瓷产业园藤县中和集中区的一家陶瓷生产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踩着脚下的白泥(高岭土),心里感到很踏实,资源配之以这里的投资环境,来这里投资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值’。”
“陶瓷产业能够如此迅速崛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看到了珠三角地区陶瓷产业大规模转移这个趋势,并通过实施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决策,大胆规划,紧紧抓住了承接产业转移这个机遇,”藤县经贸局一位负责人说,在过去,藤县也曾经以资源为依托,开展陶瓷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但收效均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珠三角地区尚未开始产业结构升级外,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不够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诚恳高效服务稳客商
伴随着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而涌动的产业转移大潮,让梧州充满了承接的机遇。但是,机遇并不仅限于梧州,包括湖南、江西等与珠三角邻近省份及区内各地市,也都在全力以赴抢抓这一发展机遇,也都在实施资源换产业的战略。
“江西省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们也以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为依托吸引陶瓷企业,在优惠政策等不少方面的工作甚至走在了我们前面,投资吸引力很强。”藤县县委书记、县长何棠说。
不过,在激烈的竞争中,梧州没有出局,藤县也没有出局,而是在合力应对下敲定了胜局。何棠这样解释:机遇绝不会降临在捧着资源这个“金饭碗”,但在营造企业投资、生产及服务环境营造上无所作为的地方。我们抓得住机遇,是因为我们在推动产业发展中采取了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让客商看到了我们发展陶瓷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以及我们的服务效率。
佛山市金舵陶瓷有限公司落户藤县的故事,为这番话作了最好的注脚:2009年11月2日下午,金舵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有成到藤县考察,在参观了赤水作业区及新中陶等项目后,当天深夜就急着决定在藤县投资8.4亿元,上马14条陶瓷生产线。曾先后到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的十多处地方考察的罗有成坦言,他选择梧州选择藤县,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资源丰富,更是因为看到了这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感受到了这里诚恳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