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潮州日报》报道 石油,燃气价格暴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在这几年间接踵而来,给国内外贸出口,特别是陶瓷生产这种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带来沉重的冲击。但奇迹的是,枫溪陶瓷产区在这历次的危机中不仅没有被打垮,而且陶瓷产品的质量档次在这几年间不断地提升。在国际市场上凸现较大的竞争优势。
是什么秘密武器使潮州枫溪陶瓷企业能够一直保持如此领先优势?“窑炉节能改造使枫溪陶瓷赢得优势,抢占先机。”枫溪一位多年从事陶瓷生产、技术研发的工程师一语点破玄机,他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枫溪的陶瓷企业已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最节能的窑炉!”他说,这种节能窑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支助下,枫溪陶瓷企业大部分完成了节能窑炉的改造,使枫溪陶瓷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整个产业能够保持发展并获得提升。
窑炉改造成就“枫溪陶瓷”
枫溪经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枫溪陶瓷产业这十几年来能够迅猛发展,在国内众多陶瓷产区中脱颖而出,窑炉改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位陶瓷行内人士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烧瓷使用的龙窑(龙窑就是早期的隧道窑)占地大,建造成本高,仅有国营瓷厂能够建得起,刚刚兴起的个人作坊要烧制产品,必须找门路到各厂窑炉“寄烧”,90年代初,枫溪率先引进了日本的燃气梭式窑并根据本地的能源状况进行改造创新,并推广普及至每一个普通的厂房里都可以建造梭式窑,烧制瓷器。烧瓷燃料也由原来的柴草、煤、重油改为较清洁的石油气,瓷器的烧成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困扰潮州多年的烧瓷废气、烟尘在那几年间逐渐消失。枫溪的陶瓷企业因此也从原来的十几家国营厂到骤然间遍地开花,并涌现出一批生产及创新能力很强的私营企业。使枫溪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陶瓷产区。
近几年来,石油汽、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潮州市陶瓷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在外行人看来,陶瓷生产成本最多的一定是瓷泥和人员薪酬,但一位瓷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生产成本中,燃气占最大部分的成本比例,如果燃气成本能够节约,那么对枫溪陶瓷的市场竞争力来说,意义非凡。
政府也大力鼓励企业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出台措施对主动研制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陶瓷企业,优先推荐纳入国家、省节能改造项目,争取专项资目扶持,于是一场窑炉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迅速在枫溪开展起来。
烧成合格率:从60%到90%
对枫溪陶瓷的企业主来说,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技术改造。
2004年以来,以松发、四通、长城、顺祥、伟业等研发技术能力比较雄厚的陶瓷企业率先完成窑炉改造,搬走使用了十几年的梭式窑,建成轻型化节能隧道窑。节能窑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称得上立竿见影。
窑炉技术改造有很多较难懂的专业术语,但枫溪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给记者的一组数据却通俗易懂。
烧成合格率:初期梭式窑是60%,新型节能电控窑是90%以上。烧成周期:原来要用12小时,现在可降至8小时。新窑炉容量可以达到原来的5倍以上,节约燃气量达20%以上。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窑炉自动化的技术进步。
过去,哪家企业拥有技术纯熟的窑炉操作员,哪家企业的产品就能保有更好的成品率,但现在这一切更主要是操纵在自动控制设备上。技术人员只须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设定升温降温曲线,窑炉火候就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人为影响因素越来越小。
而且,这是一项综合的节能技术。炉火的热量被利用到极致,轻型化隧道窑长五六十米,可以实施连续生产,前面的产品正在高温烧制,后面的产品已经烧成并冷却,煅烧过程中排出的余热可用于窑部前段坯体烘干以及利用变频电机抽送到烘培房供应热能,对瓷坯和模具进行烘干,这样一来,以前天一下雨就要为瓷坯风干发愁,甚至必须暂停生产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由于引用国外先进的耐火材料,窑炉上下温差很小,炉火温度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准确控制,使每一条窑都可以烧制出一整窑几近完美的、宝石般晶莹透剔的规整瓷器。枫溪瓷的品质在新一轮的窑炉改造中整体提升。
在窑炉改造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形成了适合企业自身的窑炉改造形式。大型工厂不断自主创新优化隧道窑,只能使用梭式窑的中小型工厂,也通过科技攻关,建造出适合自己生产需要,节能效果同样优秀的智能化梭式窑。
看到窑炉节能改造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枫溪陶瓷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更加高涨。据枫溪区生产力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去年枫溪区全年投入技术改造资金5.07亿元,申报上级的170多个项目中,几乎都与节能降耗有关。去年枫溪陶瓷企业项目获得省、市补助资金也达到2118万元。
枫溪陶瓷企业主对节能降耗,改造窑炉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过去参观枫溪的陶瓷企业,他们最乐于展示给客人的,是他们精心装潢的产品样品间。现在,他们最先要介绍给客人的,便是那条新改造的节能窑炉。
现在,枫溪节能窑炉是引领国内陶瓷行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标竿,不仅在本市迅速推广,也成为国内其他重要陶瓷产区学习参照的对象。它已经成为枫溪陶瓷行业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