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市育才街与槐中路交叉口的东北角,有一座“口”字形的仿古小院落,在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喧嚣的都市气息中,显得格外静谧。这就是全面反映河北民俗为主线的专题性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经过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领略河北民俗风情、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更是人们假日休闲消遣的一个好去处。如果把那些建筑宏伟的博物馆比做大方得体的“大家闺秀”,那么,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便是幽香独具的“小家碧玉”——它以自己独有的特色与亮点让每一位走进它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城市中的民俗村,使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耳目一新
作为民俗类专题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无论在建筑、装饰方面还是在展览内容上,都将“民俗”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城市中的民俗村”。
它的建筑结构遵守传统规矩,东南西北四排建筑首尾相接,形成了明清时期南方庭院的“口”字形模式。房顶呈状如山脊的“歇山式”,窗户为传统的如意造型。再加上房顶高高翘起的飞檐上蹲着的“镇角兽”、大门口威武的石狮子、红红的大灯笼,和展厅墙壁上“万字不到头”的装饰图案,以及柱子上象征长寿吉祥的“连绵寿字”,真可谓是三步一传统,五步一国粹。
在展览内容上,也紧紧围绕“民俗”二字。一支老辈人用过的旱烟袋,一双小孩子穿过的虎头鞋,一张精美的蔚县剪纸,一幅古朴的武强年画……观众可以欣赏到上千件曾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类展品,尽情领略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这些亲切自然、易于理解的民俗展品,不仅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现代化生活完全不同的新奇。
不同的展览专题给观众不同的参观感受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共有五个专题陈列。每个专题在陈列色彩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各有各的特色。
走进民间生活用品收藏厅,映入眼帘的是晚清时期老辈人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饮食器具、服饰配饰、文房用具、起居用品等等,涵盖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展厅中,蓝色为主色调,展柜为深蓝色,顶棚、展壁、地毯为淡蓝色。在色彩学中,蓝色象征着高雅沉静。一件件极富民俗色彩的展品在高雅的蓝色衬托下,越发显得古色古香。观众置身于此,在高雅、浪漫的环境中,看一看那小巧的“三寸金莲”绣花鞋,再瞧一瞧那精致的“枕头顶”,细细品味古人的温情岁月,谁说不是一种享受?
武强年画艺术展厅主要展出的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北衡水的武强年画。在这个展厅中,白色为主色调。白色的墙体上,悬挂着深棕色边框的玻璃画框,画框里深蓝色卡纸衬托的以大红大绿为特色的武强年画更为突出。在这里,观众已经感受不到年画这一节俗之物所表现出来的“俗”,取而代之的则是它的古朴与深沉。
清代家具陈设厅为观众展示了晚清时期上层社会的一个家,设有厅堂、卧室、书房,并配有相应的红木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品。这个展厅的展壁以淡银灰色为主色调。银灰色的宁静朴实把红木家具的厚重与沉稳衬托得淋漓尽致,使人们仿佛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家”的庄重与威严,整个展览具有浓浓的民俗气息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主要展出瓷器的明清瓷器珍品厅则采用了暖色调黄褐色,深沉厚重的黄褐色原木展壁衬托着明清瓷器的高贵冷艳,再加上红色的地毯和黑色的顶棚,更是塑造了一个凝重、神秘、高雅的艺术氛围。
河北陶瓷艺术展由于展出的是现代陶瓷,所以这个展厅的主色彩设计选择了明快的鹅黄色。鹅黄色的展壁配以精致华丽的现代陶瓷,一改前几个展厅所表现出来的凝重久远,给人一种轻松祥和的感受。
观众参与性项目的设置,是陈展中的小插曲
设置观众参与性项目,是展览设计中常见的陈列形式,这种直观性、互动性都很强的陈列方式深受观众喜爱。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不大的场馆内,就设有两处观众可动手参与的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观众的青睐。例如设在武强年画展厅的“武强年画印刷台”,观众可以自己动手用博物馆提供的宣纸、墨汁以及武强年画画板,亲手制作一张名为“六子争头”的武强年画,直观了解武强年画的刷印过程。虽然这里只能印一张墨线板的武强年画,技术含量并不高,但亲自动手参与的乐趣是光靠看展板不能体会到的。这个项目一直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欢。记得一次博物馆馆长会议组织到馆里参观,在这个印刷台前,二十多名馆长都争先恐后地一试身手,每个人做完后还都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个个都玩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观众参与性项目的设立,可以说是安排在观众参观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与博物馆的整体风格相辅相成,既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陈列内容,更可以调节参观情绪,提高他们的参观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