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营销专题>>|
吉利式并购

发布:2010-4-9 16:40:36  来源: 互联网 [字体: ]

  也许是巧合,或者是必然,在中国“走出去”战略正式提出后的整整第十个年头,初出茅庐的中国民营企业吉利,活生生吞下了已有82年历史的欧洲著名豪华车品牌沃尔沃。

  对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这起跨国并购,有人戏称为中国“穷小子”一口吞下了美国福特旗下的“富家女”;还有人戏称,这是“最山寨”收购了“最安全”。在多数人大肆褒扬的同时,也有媒体和一些专家表现出悲观,毕竟目前这起并购仅是签下了合约,之后企业还有整合、运营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说成功为时过早。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这起并购案,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再次提上一个新高度,也终于让民营企业成为中国海外并购镁光灯下的主角,扮演起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新主力。

  了不起的“吉沃恋”

  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大型并购从未停止过,但是多半都以失败而告终。也因如此,成少败多的海外并购被人们称为“刀尖上的游戏”。

  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成为了人们眼中最幸福的中国人。

  北京时间3月28日晚9点,吉利正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下称“福特”)签约,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轿车,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 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国内汽车企业首次完全收购一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全球性著名汽车品牌,并首次实现了一家中国企业对一家外国企业的全股权收购、全品牌收购和全体系收购。

  18亿美元对一个世界级品牌的汽车企业来说,似乎并不算昂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案无数,比起这桩18亿美元案值高得多的案例也很多。从国内而言,也曾有过中国汽车企业去境外收购零部件企业,也有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去境外收购零部件企业。比如在去年,北汽控股斥资2亿美元收购了萨博汽车部分资产,京西重工以9000万美元收购德尔福的部分资产,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但此案似乎却非同小可,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包括国内外媒体在内的全球汽车业界空前关注。

  “可以把吉利收购沃尔沃视为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李明光处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国内整车制造企业去收购境外整车制造企业,吉利虽然不是第一例(2004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但影响却很大。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粱更把这起并购案例称作民企并购的典型案例。他认为吉利并购沃尔沃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是一种广场效应。“李书福是一个很不错的老总,很有开拓性,而且很有长远眼光,虽然在前10年那么苦难的条件下(未获国家批文),他争取要做,并且从非常低端的产品开始,逐步壮大,将企业做成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企业。”

  其实,吉利收购沃尔沃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02年,李书福就动了收购沃尔沃的念头,对其研究已有8年多,首次正式跟福特进行沟通也距今将近3年。在李书福看来,吉利对沃尔沃及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福特的理解等,都是福特选择吉利作为沃尔沃新东家非常重要的元素。

  “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全球三大名车之一的沃尔沃,反过来讲,也并不是说钱不多就买不到。”李书福认为,中国在采购与研发方面所蕴含的成本优势,必将增强未来沃尔沃轿车的全球竞争力。

  对这起并购,在李明光看来,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吸引沃尔沃的主要因素之一。

  “尽管吉利的技术实力不如沃尔沃,但是我们有巨大的国内市场作为支撑,对重振沃尔沃品牌有好处。”李明光说。

  李明光认为,这起并购案对中国制造业振兴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具有开展跨国经营的视野和能力,我们不能忽视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也出台了有关产业振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产业要升级、转型,要有序地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企业会受到鼓舞,能够走出去,通过走出去,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李明光说。

  海外并购成为“走出去”主体

  “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战略。

  随着世纪之交,中央根据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在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商务部提供的数字,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03年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增加了14 倍,2008年、2009年的发展尤其迅速: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559.1亿美元(全口径统计,包括金融类),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418亿美元,存量1839亿美元,对外投资流量在全球排名第12位,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排名第2位。

  尤其是2009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近30%~40%的情况下,我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433亿美元,增速达到了6.5%。截至 2009年底,我国累计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2200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以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绿地投资’,即新设工厂。现在,随着全球跨国并购大趋势的兴起,中国的跨国并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式。”李明光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

  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的跨国并购金额只有6000万美元;2005年已达53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302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54%。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域和产业也备受关注。

  据李明光介绍,2009年,我国近八成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集中在了亚洲和拉丁美洲,投资领域也呈多元化,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占的比重较大,商务服务业大概占到了50%,采矿业占到了将近25%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堪称我国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一年。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都在进一步加大,其海外并购勇气和智慧都在不断提升,并且日臻成熟。”高粱向《中国经济周刊》评述。[next]

  从“走出去”到“跑出去”

  据李明光介绍,商务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理念一直都不曾改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把推动企业“走出去”作为保增长的战略举措,把“走出去” 与推动外需、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和扩大内需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把“走出去”与同有关国家提振信心,共渡难关结合起来,并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和促进企业对外投资。

  数据显示,2009年,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双重因素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3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易总金额高达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中国企业“走出去”似乎已经有了“跑出去”的速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