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谁都明白,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不就是要赢利吗?只有保证合理的利润,才能为企业、为员工乃至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有生存下去的动力。
但是,前不久在四川夹江陶瓷产区发生的一单枪击案,震惊四方,而被枪击的对象乃当地一位赫赫有名的陶企老板,正处在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年纪,却突然遭此一劫,令人惋惜之余也引起了众多陶业人士的反思。办企业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一家原本看似庞大光鲜的明星陶企,为何因区区几十万元的经济纠纷,最终不得不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依笔者之浅见,多年来国内建陶业一直存在一种不太健康的经营理念,欠债有理、追债无门,欠钱的是大爷,被拖欠的是孙子,谁有本事、谁就敢欠,甚至谁欠得越多,谁就越有能耐。受此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老板本来不是开陶瓷厂的,也纷纷改行涉足陶瓷生产。办厂时首先想到的并非是如何创新产品、抢占市场,赚取更多的产品附加值,而是信奉产品基本靠仿,欠款基本不付,或者想方设法从银行里贷出款项的歪道。如此一来,企业本身有没有利润倒并不要紧,只要工厂能上马,表面上天天在运转,单靠左拖右欠,手上也有不少的现金花,实在赖不下去了也可以一走了之,或转移阵地另起炉灶,又能蒙骗一笔。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某些以前做供应商起家的老板,被陶企长年拖欠惯了,一旦自己开了陶瓷厂,反而变本加厉,拖欠款似乎更厉害,从心底里误认为,办陶瓷厂拖欠货款是件天经地义的事。
于是乎,陶瓷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并不重要,有没有造血功能也无所谓,只要能变着法子占用他人资金,照样能牟取丰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办企业的目的完全变了味。连大名鼎鼎的世界级电子企业富士康,据说在供应链上也几乎无利润,主要靠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上赚钱,难怪有那么多的生产工人接二连三跳楼。回顾历史,中国的制造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但随着能源、资源的紧缺,市场环境的改变,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经营模式还能可持续吗?一家整天想着从别人那里捞取便宜,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义的缺德型企业,它的生命力究竟会有多长?俗话说,人在江湖上混,欠的债迟早要还。来自四川夹江陶瓷产区的几声枪响,难道不会惊醒多少梦中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