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开园已有半月,世博游的持续火热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增添了无限的风情。
在世博园外,江苏宜兴市也紧抓世博机遇,借助“紫砂文化”这一享誉海内外的品牌,于5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上海展”,展出了由宜兴市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创作的168件陶瓷艺术精品,尤其是其中6件在世界上历届博览会中获奖的宜兴紫砂作品,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陶都灿烂的陶文化,还展示了宜兴紫砂与历届世博会深厚的渊源。
在宜兴陶艺展览会现场,络绎不绝的中外参观者被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陶瓷展品吸引而驻足流连,宜兴紫砂工艺的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让观者大为赞叹。 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介绍说,宜兴紫砂与世博会的情缘已达百年:自世博会于1851年在英国举办以来,宜兴紫砂曾多次参加世博会,并屡获殊荣。在“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上海展”上,中外参观者仔细观赏着宜兴紫砂在历届世博会上获奖的6件作品,如:1910年在“第一次南洋劝业会”上获金奖的范大生的作品“柿子壶”;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国际赛会获金奖的程寿珍的作品“掇球壶”;1926年在美国费城艺术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的冯桂林的作品“松鼠葡萄壶”;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上获优秀奖的朱可心的作品“云龙鼎壶”;1984年在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的李昌鸿、沈蘧华夫妇的作品“竹简茶具”和顾绍培的作品“百寿瓶”。
宜兴陶文化始于史前、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延及当代。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和彩陶是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其中,尤以宜兴紫砂最为有名,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据悉,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宜兴市大力传承和弘扬宜兴陶瓷(紫砂)文化,该市加快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发布紫砂陶器国家标准,设立宜兴紫砂陶艺遗产保护区和紫砂陶艺研究所,并建造宜兴紫砂博物馆,用于收藏和展览紫砂作品、生产工具和历史文献等。此外,宜兴市还在一些学校开设《紫砂》乡土课程,采取给手工陶艺艺人经济补助的办法,鼓励他们收徒弟,培养手工陶艺的传承人,以人的传承来保证工艺的传承。
而在本届世博会上,江苏馆也展出了4件大师级的宜兴紫砂壶精品。这四件大师作品不仅分属提梁壶、雕塑壶、光壶、陶刻壶四个紫砂制壶的代表性技艺,而且采用的紫砂泥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紫泥、段泥和红泥。与此同时,自世博会开幕以来,宜兴紫砂已成为热门的世博礼品之一,上海的不少酒店都将宜兴紫砂作为礼品赠送给入住的客人。仅在长期经营紫砂业务的上海百佛园,截止5月6日,就已销售各类紫砂礼品一千余套。宜兴已在上海掀起了一波以世博为题材的紫砂壶销售高潮。宜兴紫砂还将作为上海世博局高级礼品馈赠国际友人。
乘着世博会的东风,宜兴市当下还积极到沪推介旅游。在5月11日举办的“云游宜兴――中国陶都生态文化旅游世博推介会”上,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分别与上海世博局票务中心和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宜兴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等6家主要风景区也分别和上海的旅行商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推介现场,宜兴市还向上海世博局赠送了一把珍品紫砂壶。据悉,该紫砂壶将转赠世博国际组委会作永久性的纪念。
“宜兴市近年来已基本形成了生态休闲游、陶都文化游、乡村农家乐游、人文景观游等并驾齐驱的全新格局,并接连夺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美誉。2009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数突破8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75亿元。”宜兴市市长王中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