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热播的电视剧《大瓷商》掀起了瓷文化热,又一批景德镇瓷商来到济南,在中润世纪广场办起展销。
18个摊位分成两行,中间是过道,过道中间有一个马扎,他就坐在那里。
他有本事给所有初次见面的人都留下这样的印象:他实在是个自信的人。他身材中等,如果不是身上的红条雅戈尔衬衫,他一点也不起眼。
即使在危机疯狂的年头,作为一名瓷商,他也未感到生存艰难。
无论是过摊的客人,还是来访的记者,他咄咄逼人的自信劲儿总让你掏钱买件瓷器。“上个月刚在德州摆摊,七八万的货基本全销完了。”回家准备了半个多月,他又带着七八万的货来济南了。
他和这次展销的其他17家一样,有自己的瓷器厂子,他还有自己的品牌“永和春”。上世纪九十年代,景德镇十大国有瓷厂的瓦解,四五千家作坊开工,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
“北方城市对于瓷器的购买不像南方城市那样,过年换新,而是比较随意。”他认为,全在于卖者对买者的“说”功。“告诉他摆在哪里合适,过两年还能多值两个钱,他可能就觉得合适,就买了。”客观地说,这种展销的形式,给景德镇的作坊瓷器带来了活路,展销团的足迹,不仅遍布国内各大中城市。除了“瓷商”的名头,他还是“掮客”,即专门负责组织展销的中介人。一个人、一家作坊是没有能力出去展销的,就像陶瓷需要分工多人协作完成一样,展销团也往往要几十个作坊凑在一起才能成行。“我们是冲着‘省会’来的,再有我们的展销也能给这个广场添人气,也有利于他们门头房的销售,再谈到明年的合作,人家自然就愿意和你谈了。”“我的祖父就是做瓷器的,我自然就承袭下来了。”一年有大半年时间在外面的他一年能赚个几万块,“我做展销有十来年了,除了经济危机影响的两年,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展销是赚钱的,而且远比窝在景德镇那个市场赚得多。”
他不像很多展商那样天价唬人,他卖给记者一个卷荷叶笔筒,20元,“18元的成本,一般我们看利在10%-15%左右,也有个别的看利到50%。”他还喜欢瓷器收藏,做买卖的同时,他喜欢和明白人拉呱,拉深了,他还会拿出没摆出来的几件中小名家之作让你“开眼”,也会告诉你其中的高仿货。“这次展销的多是中档品。”
他姓余。有景德镇的居民身份证,用普通话说着景德镇方言。50岁的年纪看起来像刚40岁的样子,“如果不是出来搞展销,能更显年轻。”不停抖落着自信的老余摸出“最后一张名片”,“有喜欢瓷器、需要瓷器的朋友,打电话给我就行。”
如今,有时在一个城市甚至同时冒出三个展销团。“你们山东淄博的瓷器也不错,我知道,但和景德镇的是不一样的。”自信的老余心里也在打鼓,景德镇的这块千年金字招牌还能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