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览中心,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俄罗斯民族风格十分突出的大楼。当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这座楼群称为中苏友好大厦。时过境迁,苏联不复存在,但无声的建筑还是风采依旧、在上海静安区默默注视着时代的变迁。
2010年5月10日,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成为景德镇陶瓷及文化的海洋,摆放在一楼和二楼大厅的艺术陶瓷、创意陶瓷、日用陶瓷、高科技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迎来了八方来客,一展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神韵,尽展步入新世纪的景德镇重振瓷都雄风的风采。
这个规模空前、水平最高和展品最全的陶瓷成就展为何选择上海?为何选择静安区,为何选择上海展览中心?
或许有太多的答案,但几天下来的采访,记者心里不二的答案是:“这样的选择,乃是选择了地利。”
为什么这样说?
勿庸置疑的是,于中国甚至是世界而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南非2010年世界杯都是堪称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盛会。公平地说,从参与国和地区的规模、盛会举办的影响力、盛会举办的时间等方面,世博会丝毫都不逊色于世界杯足球赛。所以,选择上海举办陶瓷成就展,从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了世界盛会这一个舞台,就是选择了向世界展示文化的契机。
如果看懂了这一点,那么,选择上海,抑或是选择上海任何一个辖区来举办陶瓷成就展,那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尽管,静安区人口不过30万,但一个未经上海官方数据证实的本地人说法,静安区管辖范围不及同城普陀区的八分之一,但全年税收总额却是普陀区的十倍。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并不重要,从记者驻地摩肩接踵的人群、随处可见的老外们、鳞次栉比的高楼、横贯东西的高架桥、畅通有序的地铁公交车流的场景,就不难看出这个上海中心城区经济实力的一斑。从陶瓷成就展所在地乘坐地铁去世博会,不到20分钟,仅需4元钱就可以抵达,选择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展览中心作为展馆既是借助其与世博园毗邻的地利之便,同时,也是借助上海国际现代都市的文化影响力之便利,更是借助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文化科技生活的品牌之便。
从选择展馆的地利再联想到景德镇发展陶瓷的地利,历史上“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自不必说,步入新千年、新世纪后,景德镇人以世界眼光审视自己和海纳百川的胸襟,吸引了世界各地陶艺家和企业的入驻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与历史上景德镇群山环抱可以远僻战火侵袭而吸引到八方工匠不同,今天的“地利”不仅在于它是千年熊熊窑火铸就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品牌的所在地,而且也在于这一品牌是与时俱进、和当代陶瓷发展潮流相融合的品牌铸造地。
当今国家的竞争,乃是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景德镇选择当下最具文化影响力的世博会和举办地上海来展示自己,利用的是世博会和上海的文化品牌之“地利”。同样,景德镇如果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在陶瓷发展上“地利”的品牌优势,那么,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声,在重振景德镇瓷都雄风的进程中必定会谱写更多更好的发展篇章。
景德镇陶瓷发展文化具有“地利”之品牌优势肯定不假,只是,我们利用“地利”之品牌优势要做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要付出的努力就更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