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繁荣,带动漳州沿海龙溪、漳浦一带瓷器生产发展。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九龙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所产瓷器被西方人称为“克拉克瓷”,平和南胜、五寨陶瓷业最发达。荷兰据台时期,漳台经贸以转口贸易为主,台湾是大陆对外贸易的转接地,此时大量克拉克瓷输往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后,漳州人开始到台湾开办陶瓷厂,就地销售。
宋元时期的漳州瓷窑
漳瓷,即漳州古窑生产的瓷器,在中国古代陶瓷文化中曾经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和出土瓷器,史学界对它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漳瓷应泛指漳属各地考古发现的多处古窑瓷器,即“漳州窑瓷”;另一种认为,漳瓷是专指代表产地漳州城东郊原龙溪县的东溪村古窑瓷器即“东溪窑瓷”。但两者都认为,漳瓷生产始于宋、元时期,盛于明代中后期,至清代渐告衰落。
宋元时期,泉州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漳州沿海龙溪、漳浦一带瓷器生产的发展。作为海外贸易三大主要出口产品的陶瓷器,北宋地理学家朱彧曾有生动的描述:“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朱彧:《萍洲可谈》卷二)。说明宋代闽南陶瓷生产贸易已有较大的规模,形成了具有浓重闽南区域海洋经济特性的陶瓷生产模式。
两宋时期是闽南窑业快速发展时期。这种在较短的时间内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中国陶瓷发展史,特别是中国陶瓷外销史上,是不多见的,因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亦是闽南窑业区别于其他区域窑业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宋代闽南窑瓷集中在泉州的德化、南安,厦门地区,漳州的龙溪、漳浦等地。北宋的漳州古窑址主要有龙海的母鸡石窑,漳浦的罗宛井窑、竹树山窑、东山县杏陈镇碗窑,龙文区郭坑洛滨窑,云霄县的碗匣山窑、水头窑,诏安县的候山窑、肥窑等。到了南宋,漳州地区的瓷器生产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并一直延续到元代,除了一部分北宋的窑场继续沿烧,新出现的还有:芗城区的金沙窑,长泰碗匣山窑,诏安后壁山窑、上陈窑,漳浦赤土窑,浯源窑、南山窑、英山窑、仙洞窑、石步溪窑、石寨窑,诏安县麻园窑、介里窑,东山县碗窑山窑等。
南宋时期的漳州瓷器,是在外销需求量增大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此时瓷器生产的特点:一是瓷器的种类增多,仅釉色就有青釉、褐釉、酱釉、黑釉。二是窑场规模大,如漳浦罗宛井窑在1999年的抢救性发掘中揭露面积就达6000平方米(福建省博物馆:《漳浦罗宛井窑抢救发掘的主要收获》,《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三是市场型批量生产,宋元时期闽南陶瓷的质量不如景德镇,但造型丰富多彩,许多产品是为销售地专门烧造的,最常见专门为市场定烧的典型器物有军持、大海碗、大盘、烧珠、陶瓶、龙瓮、彩绘盆、碗等。军持是东南亚一带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徒用于储水等的特别器具,各式各样的印花瓷盒在南宋的盛行则是世界市场上香料风行的结果。四是工艺技术上的兼收并蓄与创新。闽南烧造的陶瓷有两大体系,以德化窑为代表的青白瓷体系和以汀溪窑为代表的青瓷体系。不管是青白瓷或是青瓷,在胎釉、装饰工艺、造型、装烧技术等方面,都有景德镇窑和龙泉窑传统工艺的烙印,可见两地间的制瓷技术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明代漳州瓷窑的兴盛
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兴盛,带动九龙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明正德《漳州府志》记载:“白瓷器出漳平永福里,黑瓷器出南靖河头,青瓷器出南靖县金山”;清光绪郭伯苍《闽产录异》有“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清末民初杨巽从《漳州瓷窑谈》之《漳州什记》有:“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
明代漳州的制瓷业很发达,平和南胜乡、五寨乡,长泰东溪村,华安下东溪头等,皆有窑址,月港东溪窑是明清时期漳州地区以盛产“江东瓷”著称的名窑场,该窑位于龙溪县东乡东溪村,所产瓷又称“月港瓷、石码瓷、漳瓷”。(张国靖:月港东溪窑兴衰简述,《福建史志》1992年第6期)。华安县发现的明清时期窑址有垅窑、口头窑、官畲窑、内宁窑、东溪窑等5处,其中,以县境西南端的高安镇三洋村东溪林场一带的窑址规模最大。这是一处以生产青花为主的民间窑场,兼烧青釉、青白釉、白釉、色釉和少量三彩、五彩瓷器。产品类型繁多,有炉、瓶、洗、壶、罐、盘、碗、杯、勺、盒、瓷塑、鼻烟壶、象生瓷和文房用具等。
南胜、五寨的陶瓷业的兴旺除了月港的影响外,还受江西陶瓷业的影响。明正德年间,汀、漳发生农民起义,王守仁从江西德兴带兵进驻闽南,农民起义平息后,王守仁奏请朝廷,添设平和县治。后大量随军兵众就地解甲定居,其中有不少江西籍瓷匠陶工,因此造就此间陶瓷业日后百年兴盛。除了王守仁的影响外,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有13任平和知县为江西籍人。这些江西籍县官都重视陶瓷业生产,加上南胜、五寨境内蕴藏丰富的优质高岭土,地处交通要冲,水路运输经南胜溪可直达月港。这些因素促使南胜五寨成为陶瓷的主要产地,所产瓷器被西方人称之为“克拉克瓷”。此外平和还有碗窑、山花仔楼、田坑、洞口等窑。
2010年4月,我国水下考古队在明代沉船“南澳Ⅰ号” 打捞出水青花大罐、龙纹罐、釉陶罐、青花瓷大盘、碗、钵、瓶等一批文物,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说,“南澳Ⅰ号”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贸船,据初步判断,南澳岛位于福建漳州到东南亚的航线上,船上装载的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平和窑,此前在东南亚和非洲的北部肯尼亚也发现过大量类似风格的瓷器。由此可以推测,“南澳Ⅰ号”很可能是从漳州附近出发,驶向东南亚或者汉文化圈一带。
漳瓷古窑炉形式是一种横式阶梯窑,也有使用龙窑。所产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还有一部分青瓷、白瓷、彩绘瓷(又称五彩瓷)以及色釉瓷(有酱釉、黄釉、蓝釉、素三彩等)。漳州窑瓷的器型,以日用品为主,数量最多的是碗、盘、碟。其他还有盏、盅、杯、罐、盒、勺、炉、瓶等。青花色调多呈蓝灰色,此外还有蓝黑、黑灰以至黑绿等。青花瓷纹样有珍禽(如凤凰、雉鸡、仙鹤、白鹭等)、瑞兽(如龙、麒麟、狮子、鹿、兔等)、花卉(有牡丹、莲荷、菊花、绣球花等)、山水(亭榭、江景)、人物(高士、仙人、仕女等)以及吉祥文字(福、寿、玉、善、雅、喜、佳等)。
龙溪县东乡东溪头附近土质也是一种优质瓷土,为建窑烧制瓷器提供了原料。东溪头窑始烧于明中叶,月港的兴盛,刺激了该窑的生产和产品的选择,东溪窑烧制的漳瓷,多属供摆设观赏的古玩。品种有观音、弥勒等菩萨及花瓶、香炉、水盂、笔筒等器皿。按闽南民间习俗,炉、瓶、盂3件为一副,东溪窑均有生产。东溪窑瓷的特征是胎厚、质硬、纹细。色彩有纯白、纯黄、纯红、米色、绿色、白底三彩等多种,而以纯白与三彩为上等珍品。彩瓷色泽鲜艳,经久不褪。细瓷类,瓷面有细纹隐现,其质地与广东潮州枫溪所产瓷器相似。尽管东溪窑并非官窑,但其产品以质优而被列为贡品选送朝廷。
明代,东溪窑瓷的外销口岸为漳州月港。东溪窑位于九龙江西溪下游,与月港有内河船相通,两地相距不过30多华里,通过水路从归德溪到永丰溪、经芗江、九龙江、从月港出海,行销海外。到了明万历间,正是东溪头窑的鼎盛时期,九龙江沿岸的南靖、平和等地所产窑瓷,亦由内河船运抵月港。漳浦、诏安等地所产窑瓷,则从该地的河道运至南部港口转运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