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河北>>|
隆化兴州窑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2010-7-5 15:05:25  来源: 博宝艺术网 [字体: ]

  明确了兴州窑是元代民窑,部分产品为官府定烧;在仿烧磁州窑、钧窑、建窑产品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兴州窑是金元时期燕山北麓一处较大规模的民间制瓷窑场,部分产品为官府定烧,在仿烧磁州窑、钧窑、建窑产品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已知窑区位于河北省隆化县隆化镇鲍家营村。为配合基本建设,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派员对隆化县民族博物馆进行指导,于2010年4月25—5月7日,对相关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

  本次发掘面积440平方米,共计发掘灰坑12个、灰沟1条、窑炉6个、作坊3处、墓葬1座。发现瓷片万余,其中标本50种,小件器物300件,包括多种陶瓷产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瓷器见碗、盘、钵、盆、盖缸、杯、缸、罐、瓶、壶、炉、灯、钉帽、动物瓷塑、围棋子;窑具有匣钵、支顶钵、支圈、垫圈、垫条、间隔球、支柱、火照;工具有瓷拍、模子、石杵、石臼、石磨、骨刷、铁刀等。

  发掘区地层共分10层,分战国至汉、北朝、金元三个大时段。其中4、5层为工作重点,和窑址关系密切,属金、元丰富期。发掘窑炉大小不等,Y1、Y4、Y5体量较大,结构复杂,Y2、Y3、Y6体量较小,结构简单。Y2、Y3推测为釉灰窑。

  Y1为平面马蹄形半倒焰式馒头窑,用柴草做燃料。以窑室为中心,由风道、窑门、火膛、灰室、窑床、烟囱、护墙7部分组成,方向北偏东20°,总长8.5米,宽6.2米,窑壁残高0.2米。风道在窑室南侧,长2.1米。窑门位于窑室南端,风道以上,由窑壁和南侧东西翼墙组成,平面呈北小南大喇叭口形。火膛位紧邻窑门,北接窑床,平面略呈东西尖的核形,长2.4米,宽1.1米,中前部有炉栅,搭在灰室开口处。灰室位于炉栅下,存草木灰,开口呈大半圆形,平底,直径0.9米,深0.4米。窑床在窑室后部,南经挡火墙和火膛隔开,后有窑壁与烟囱阻断,基本为横长方形,东西3.4米,南北1.8米。窑床上满置耐火沙,厚0.1米,中间部分地段有烧结面,耐火沙下为红烧土。窑床与火膛持平,前后水平。窑床后窑壁,用耐火砖丁平垒砌,西侧较厚,东侧较薄,厚0.5~0.8米,均匀分布7个排烟孔,宽0.1米,高0.3米。两个烟囱在窑室后侧,通过排烟孔与窑室相通,呈大半圆形,内径东西1.6米,南北1.4米,残高0.7米,底面较窑床低0.5米。护墙在窑室东、西两侧,位于窑壁外1.4米处,用石头垒砌,中间填土。瓷窑内出土窑具、碎瓷片以及窑顶、窑壁塌落等。其中线轴形支柱和酱釉梅瓶为多,推测主要为烧造梅瓶用。

  发现作坊三处。4层下出露F1、F3。F1位于T2中部,在Y1西侧,正方向。平面长方形,长2.7米,宽1.6米,外为矮墙,高0.3米,内有5道凹槽,凹进地面0.1米,宽0.3米,长约1米。未发现进出口,推测为晾坯用。F3为大块鹅卵石垒砌,正方向。自房屋东北角延伸北墙、东墙,北墙残长3.6米,东墙残长2.9米。屋内地表平行墙体用石块纵横相接砌出4圈拐角,上盖石板,在东墙北侧还留出小孔沟通内外。墙体、石板均有缺损,性质功用不明。从层位和相对位置推断,F1、F2、Y1关系密切,为一个整体。5层下出露F2为6道南北向平行凹槽组成,槽宽0.2米,深0.2,长3~5米,并有不规则柱洞,其西侧为踩踏面,上层纯净起层,下层铺垫破碎支圈。推测该作坊上搭简易顶棚,为晾坯用。 F3、踩踏面、Y5关系密切。

  出土瓷器标本,器类、造型、烧造技术为典型的元代特征。绞釉碗、点褐彩山水四系瓶、黑绘花题文字大口缸为兴州窑典型器物。烧造器物多为日常用品,少量文玩摆件,不见瓷枕。圆器底部多向外凸出,形成脐底。器物以匣钵单烧、套烧、涩圈叠烧、支圈覆烧等方式烧成。从胎、釉、装饰分为3个系列,仿磁州窑、钧窑和少量仿建窑。胎体分红褐、白中偏黄(白)、灰黑几种,一般颗粒较粗,含红、白、紫、黑小点。釉色有白釉、酱釉、黑釉、钧釉、茶叶末釉等。白釉器物腹壁施化妆土,再罩以透明釉,透明釉本身略闪青色,深色釉直接施挂。白釉见象牙、灰白、闪青、偏青4种,其中闪青釉光洁莹润,略有银色。黑釉器见亚光、常光、高光3两种,亚光器胎质较细,釉色均匀,光色柔和;常光器釉面凝重,个别在口沿处有天蓝色乳絮现象;高光器坚润,色泽深黑,釉面泛银灰色。酱釉分偏黑和偏红两种,偏红器釉面均匀,晶莹闪亮。钧窑风格器主要有碗及盖缸,残片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发现,可证该窑烧造钧釉器物。钧釉表面呈天蓝色,釉层凝厚,内有乳絮状斑块,鬃眼均匀分布,口部渐变为褐色,剖面可见釉、胎之间有1道白线,个别器物上有窑变特征。

  装饰多见两釉、釉下黑绘花、釉下题字、釉上题字、点彩、搅釉、油滴等。釉下绘花草或题字和透明釉配合,并以釉下绘弦纹为地,弦纹常见于碗、盘、盆等矮器沿下或内心部位,或在罐、瓶等高器外壁口、肩、下腹处,黑绘弦纹一周或数周,线条匀称,流畅自如。黑绘花以弦纹勾勒天地,中间部分作画,浓墨似漆,母题有花、鸟、鱼、虫,见有折枝牡丹、串枝大朵花卉、单朵菊蕊、卷枝芍药、梅花、兰草、竹枝、草茎、蕉叶、莲瓣、蜻蜓,或组合成菊雁、鱼戏水草、蝶恋花等,独不见人物。运笔自然,笔意连续、用墨饱满、写意生动,充溢乡土气息,神采飞逸,生机盎然。题字位置及组合与黑绘花相同,多为草书、次或行或楷,线条流畅,笔锋随意,自由奔放,随意洒脱。形式多样,有诗文、窑人款、数字型号款、年号、室名、吉言赞颂款等,不同文字统计约50种。内容多百姓喜闻乐见,措辞遣句随意,或劝戒、或美好祝愿,或说明工匠、年代、款式、功用。

  其点彩和白釉褐彩为釉上彩绘,摆脱了透明釉的限制,成为后期的主流。从成品观察,彩面略有凸起,手感涩逆,彩绘多晕染,顺烧造时重力向下洇渍,施釉未干即点彩或彩绘,在已上釉地上直接施彩入窑高温烧成。釉彩结合致密,呈熔融质。多见于瓶、壶等小口器,如四系瓶、玉壶春瓶、胆式壶等外壁,多以酱、褐彩断续点绘连缀成山水、花卉、树木、几何纹等纹样,彩绘向内、向下洇晕渲染,富于层次变化。简洁明快的笔触,清新自然的意境,极富感染力。画面浓淡相宜,远近相映,透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味,给人以恬淡、闲逸的感受。绞釉仅见于碗、盆底心及内壁,酱釉在透明釉中自然流淌,相伴随行,依次呈现黑、酱、红几种层次,更显色泽鲜艳。行云流水,气韵自生,极富动感,令人惝恍迷离。这些方面共同构成兴州窑的特质。

  从叠压打破关系和出土器物推断,遗迹、遗物分属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兴州窑烧造前期在兴州城被蒙元占领后,初创窑炉位于在中心位置,晚期窑区范围向四周扩大。前期主要仿烧磁州窑简单的白地黑花器,后期引进钧窑、建窑的技术,并且推陈出新,更多的运用了釉上彩绘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绞釉、点彩山水、亚光、文字和花草互文。发掘窑炉、作坊、灰坑杂处,分布密集,说明该区寸土寸金,集中烧造。遗物相对集中,特征分明,说明由窑炉、作坊、灰坑组成各家窑场烧造器物不同,各具特色,在官府统一管理下分工协作。如H10中出土碗、盆,底心大多黒绘“十”、“拾”字;H13器心黒绘“七”及“柒”;Y1附近多出土A型黑釉梅瓶;Y2旁H10多出土B型盘。另外灰坑出土肩部白彩直书“内府”黑釉梅瓶、窑室出土肩部支书“□顺官”酱釉梅瓶,说明该窑区烧造产品部分供应官府。窑址另见细白瓷盖缸、三彩碗、三彩牌饰、梅子青釉盘、红绿彩瓷俑等,也发现划花、印花、剔花等装饰瓷片,但不成系统,不似已发现典型兴州窑瓷器风格,暂定为其他窑口。

  优越的地理位置,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造就了鲍家营窑址的空前繁荣景象。隆化盆地水路、陆路交通便利,伊逊河即《水经注》载索头水,为滦河支流,水力资源丰富。四周山地植被茂密,燃料资源充足。制造瓷器的原材料当地也有生产,东2公里处浅山丘陵地带瓦窑沟盛产矸子土、白碱、原生黄土,正是瓷土、化妆土和釉料来源,南5公里处石灰窑沟出产石灰,是釉灰的主要原料,助熔剂石英、长石、莹石和着色剂氧化铁矿石、铜矿石也广泛分布。在这些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精湛的技术为瓷器烧造提供了必要条件。观察窑炉可知技术进步。细长的风道、硕大的烟囱、宽大的窑床,均可提高火候;风道和排烟口配合可以调控温度;烟囱底部低于窑床,利于存灰,便于重复利用。从发掘窑炉分析,燃料没有象长城以南一样改为煤做燃料,仍用木柴,应该和该处燃煤开采较晚、柴草资源丰富有关。Y1建筑技术有不成熟的迹象,七个排烟孔分布给2个烟囱,中间一个废弃不用,窑室后壁厚薄不一,西厚东薄。发现飞釉残器较多,如H10,大量器形完整的B型盘因釉面原因成为残次品。调釉及把握烧成温度技术欠佳,或者因创烧时间短技术积累少所致。历年征集、发掘所获瓷器,有“至元二年”B型盘、“至元六年正月造”A型大口缸、“至正二年”A型大口缸,尚未发现其他时代纪年。出土钱币和铜镜,多为金元时期,也为断代提供了佐证。从年款、器物形制及地层分析,窑址创烧在金末,停烧于元末。成形、装烧等技术不似从中原直接传进,不排除蒙古政权将从金国俘获的辽阳、赤峰、北京等地区的工匠编为匠户,分给条件适宜各州而创烧。长城沿线抚宁县潘庄窑址、宽城窑址、蔚县百草村等一批瓷窑,都是元初兴起,元代末期即告没落或消失,它们的相似经历和政治息息相关。

  兴州窑上世纪70年代末已发现,历经4次调查、6次发掘,仍有许多地方不甚清楚。近年来,在隆化县及周边范围内曾发现大量有自身特色的辽、金、元时期瓷器,科学发掘现仅发现元代时期窑址,辽、金时期瓷器仍找不到具体窑口,它们是否为兴州窑产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现。加之标本未经理化试验,发掘面积有限,烧造瓷器特征仍需进一步明确。此外兴州窑制造瓷器的其他工序,如澄泥、炼坯、做器、装饰等诸多环节尚有缺环。这些问题都需将来的深入工作来填补。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