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当代许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淄博自2002年第一次成功举办 新材料论坛至今,在新材料产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新材料已逐步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但与国际相比,淄博市新材料产业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要真正撑起“中国新材料 名都”这一品牌,淄博市在未来经济发展上应该做出哪些调整?企业应该把握怎样的方向?为此,我们采访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李龙土院士。
淄博新材料产业
应该与国窑基础充分结合
新材料一般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或比传统材料 更优异的性能。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但是,新材料产业发展不能盲目无序,必须与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需求等 相结合,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就淄博而言,陶瓷产业属于淄博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淄博陶瓷有很悠 久的历史,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连续举办了9届中国陶瓷博览会,“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这一地域品牌已闻名中外。淄博的华光、硅苑等日用瓷已成为国内乃至 国际知名品牌,统一陶瓷厂虽然起步晚,但凭借“防静电瓷砖”这一拳头产品,已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等领域获得重要应用而崭露头角。淄博的先进高温结构陶瓷 在整个业内有相当影响力。整体而言,淄博陶瓷呈现出基础好、后劲足、前景广阔的发展态势,所以,淄博市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应该与“当代国窑”陶瓷产业基 础相结合。
新材料必须符合绿色环保大势
发展新材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与低碳技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相结合。
传统陶瓷主要采用天然的岩石、矿物、黏土等为原料,用窑炉高温烧成,功能方向比较单一,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虽然通过 技术创新淘汰改进了部分产能,但与国际水准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尤其是玻璃、陶瓷,向来被称为耗能大户,国内玻璃陶瓷生产工艺普遍存在耗能高、产品档次低的 问题。近年来虽然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来改善玻璃、陶瓷的耗能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陶瓷领域发展新材料,首先要发展新的制备技术 来解决玻璃、陶瓷生产过程中的落后技术、装备、产能问题。
淄博市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雄厚的工业 基础,如赤泥、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矿废弃物较其他地区也多。发展新材料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把这些原本是废弃物的材料如何通过新技术化身新型建筑材 料。既节约能源,又减少了废弃物存放量和处理成本。
淄博发展新材料的途径与前景是广阔 的,只要把握好低碳技术、绿色经济这个大方向,因地制宜,与国际视野相结合、提升技术、创新产品、引进人才、搞好产业链、适当宏观调控,淄博新材料产业必 将有大好的发展前途。
新型陶瓷大有可为
新型陶瓷材料通常包括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两大类。目前,新型陶瓷材料已成为信息、能源、汽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军事、环 境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基础。而其自身也已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繁多、市场规模巨大、高速增长的高技术产业。从广义上说,新型陶瓷还应包括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制备的具有新功能用于建筑、化工、日用、环保等一系列陶瓷制品。
新型陶瓷在日用领域近年 来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从2003年,日用陶瓷企业也加大了用新材料对传统陶瓷的整合力度,生产的高档日用瓷色彩鲜艳且无铅无镉,绿色环保。虽然价格较一般 陶瓷高,但市场反响非常好,销量稳步增长。比如华光的华青瓷,硅苑的高石英瓷,都是高档新材料日用陶瓷的代表。
总体而言,我认为淄博市发展新材料方向正确,前景广阔。希望今后淄博市陶瓷产业加大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开拓创新,把已有产品做精做细做 强,在国际上创出名牌,站稳地位,并结合当前的市场态势,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淘汰和升级,让近代与传统,新型与普通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在“当代国 窑”的基础上,建立起闻名中外的新型陶瓷产业化基地。新型陶瓷材料需要化学化工制备技术,所以新材料的发展还应注意与精细化工等产业的相互衔接与密切配 合,才能够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新型陶瓷大有可为,它将成为新时期淄博当代国窑发展的活力引擎, 为淄博陶瓷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持久的活力。
李龙土 (1935.11.20—)。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福建省南安市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应 用开发。研制成一系列高性能铁电、压电、介电和半导体陶瓷材料及器件;领导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高性能低烧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研究任务, 解决了国内外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效益;首次研制成功低烧独石压电陶瓷变压器(MPT),并推广应用;合作研究了V型PTCR复合热敏半 导体陶瓷以及压电陶瓷超声马达等,取得了重要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高性能铁电压电陶瓷材料及低烧技术”获1996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发表学 术论文125篇。
1997年当选 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