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东省潮州市陶瓷工艺大师吴瑞深老人
中国(澳门)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在澳门威尼斯人酒店开幕,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在特区官员和博览会组委会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参观。
在应邀参展的壶艺大师、“源兴炳记”传人吴瑞深的展区时,何厚铧一边观看他的作品,一边听着吴瑞深的介绍,不时发出称赞,感叹这位老人以75岁的高龄,居然还能保持这么旺盛的创作热情,获得过这么多的荣誉和奖励。而在场的陶瓷界人士却知道,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吴瑞深老人一直热爱壶艺、执着追求的结果。
热爱壶艺 勤耕不息
枫溪是潮州陶瓷的主产地,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自己的作坊。由于置身于陶瓷生产大环境,吴瑞深自幼受到家庭熏陶,从小就对手拉壶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父亲(手拉壶制作名家吴锦永)的严格教导下,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全面掌握了制作手拉壶的祖传技艺,16岁的时候就已经能独立创作手拉壶了。建国前后,吴瑞深已经成为“红灌铺”(家族作坊)的重要一员,所制作的手拉壶远销东南亚一带,受到当地华人的青睐。时至今日,有许多来潮的华侨在回去前,仍然忘不了带上几把“源兴炳记”的茶壶去馈赠亲朋好友。
建国后随着国家三大改造的开展,“源兴炳记”走上合作化道路,与其他陶瓷作坊合并归入到枫溪陶一社。到大跃进时,由于认为手工拉的茶壶效率低、产量少,而逐步淘汰手拉壶的制作,代之以高效高产、粗制滥造的注浆壶。“文革”时期,人们认为泡茶是一种奢侈生活,是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于是停止了注浆茶壶的生产。原来从事茶壶生产的人们都改行从事生产其他的陶瓷产品。虽然如此,吴瑞深仍然没有放弃自家祖传手拉壶艺,经常与父亲交流壶艺,千方百计利用假日、工余时间,偷偷从事手拉壶的研制。这一状况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后,全国各地的个体户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看到这种情况,吴瑞深认为发展潮州手拉壶的春天已经来临,决心把祖传手拉壶艺发扬光大。于是吴瑞深便与儿子们在家创办了家庭手工作坊,打出祖传“源兴炳记”这个百年老字号。一方面亲自创作生产手拉茶壶,另一方面把自己掌握的祖传手拉技艺传给儿子们,让“源兴炳记”手拉壶艺得到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吴瑞深不断努力,终于使“源兴炳记”焕发出往昔的辉煌。1988年,经国家外事部门的安排,日本“茶之路”考察团在团长松下智先生的带领下,专程到潮州参观吴瑞深们的手拉作坊,考察团被潮州手拉壶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所深深地吸引,。与此同时,台湾的几家壶艺专业杂志,如《壶中天地》、《天地方圆》、《紫玉金砂》等,也分别对吴瑞深们源兴炳记的作品作了报道和推介。
潜心研究 注重创新
创新是艺术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从事茶壶的制作和研究过程中,吴瑞深深深体会到创新的重要。从事手拉壶研制的50多年间,不论是品种还是造型,吴瑞深的很多研制都走在潮州壶艺界的前列,其中潮州手拉梨皮(调砂)壶、手拉微型壶更是吴瑞深的首创。
近年来,国内出现很多袖珍手拉壶,看到这些报道后,吴瑞深决心冲刺手拉壶的最小极限。然而,经过多次尝试,作品烧制出来后总觉得不够小。2002年,吴瑞深采用自己调制的泥料,终于研制出能够放在指尖上的微型袖珍壶。该壶壶身高只有0.8厘米、重仅3克。此壶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国际日报》、《京华时报》、《广州日报》、《汕头都市报》、《潮州日报》等媒体竞相报道,也引发了潮州兴起一轮创作微型袖珍壶的热潮。
2003年,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学科带头人”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在中国瓷都陈列馆观看吴瑞深的作品后,给予很高的评价。
独树一帜 自成风格
一件较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有比较独特的个人风格。可以这么说,个人的独特风格是一件作品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重要保证。吴瑞深对此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以前他对潮州手拉茶壶重在继承它的传统,从选料制泥、造型款式、成型工艺等都十分严格地遵古法制,但每件作品让人们看到的只是传统、只是手艺,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04年1月,紫砂壶艺泰斗蒋蓉大师莅潮授艺,吴瑞深虚心地向蒋蓉请教。蒋蓉大师对于如何将潮州手拉壶艺与宜兴壶艺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十分宝贵的意见,使吴瑞深受到很大的启发,对吴瑞深的手拉壶创作起到极大的帮助。同时,在当地一些工艺大师的点拔和帮助,加上自己的学习、研究和感悟,吴瑞深终于成功走出了一条追求“精、奇、特”艺术风格之路,每件作品尽量体现出宁精勿滥、出奇制胜、工艺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业内行家给吴瑞深的作品评价是“形奇、色美、纹丽、质佳”。
吴瑞深的作品总能让观察者耳目一新,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到潮州陶瓷的丰富多彩。在不断地实践中,吴瑞深领悟到手拉壶制作的真谛:个人风格的形成,一定要师法古人又要推陈出新,既要注重传统技法的继承,又要不断有所创新,特别要在借鉴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真正形成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他认为,传统的潮州手拉壶造型虽然丰富多样,但表现手法较为简单,多以光面、素把、素流为主。壶面光滑,不加装饰,质朴大方,如有装饰平常以线条为主,或在盖边及壶口边留线的“双线壶”,或是盖边、壶口边及底部留线的“三线壶”。造型以瓜型、梨型、柿型、钟型等圆器为主,趣味性少且容量偏小。近年来,吴瑞深坚持“圆非一相”的创作理念,在实践中,吴瑞深敢于突破常规,在传统的圆身壶上装配上四方形的把和流,让人耳目一新;在壶身上装饰上纹线,使之既大方又不单调。先后创作了以线条见长的“綄纱壶”、以波纹见长的大小“波纹壶”、结合雕塑工艺的“竹段壶”、“凤城壶”、“飞跃壶”、“祥鸟壶”“凌云壶”、“平安壶”等一批突破潮州手拉壶传统的新型潮州手拉壶,进一步丰富潮州手拉壶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