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才揭开面纱的佛山案例馆,有点神秘。作为南方陶都的佛山,曾是多年的污染大户。由于陶瓷烧制产生大量烟尘,多少年来,佛山周边地区常常是灰霾遮天。如何将陶瓷业在发扬光大之余,提高环境的“亲和力”,考验的是佛山对陶瓷的“功夫”。在佛山案例中,人们又看到了一种新探索。
陶都的新生
佛山是知名的南方陶都,但烧制陶瓷带来的污染也曾是佛山的“疮疤”。南风古灶片区是佛山陶瓷产业和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遭受陶瓷工业污染的重灾区。“佛山有个石湾,石湾好多烟,烟亲我只眼,医来医去都医唔番。”这首曾经广为流传的童谣,是在陶瓷产业发展对环境破坏之后无奈的形象描述。
近年来,在佛山市各界的努力下,南风古灶片区开始进行“以人为本、文化是魂、产业是根,环境是基础”的大规模改造,曾经的“疮疤”渐变为城市的名片。在佛山案例馆,人们看到了一个重生的陶都形象,重点介绍南风古灶如何从一个陶瓷旧工厂,被改造成世界陶文化圣地和陶瓷产业升级的平台。
输出陶文化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城市,佛山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佛山承办单位1506创意城董事长邱代伦表示,佛山的创造力为世博会贡献了三方面经验:首先是工业文明传承及文化与产业融合的经验;再者就是旧厂房改造的佛山经验;第三方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
邱代伦说,南风古灶片区从原来的蓝领聚集地到现在成了白领聚集地,原来高污染高耗能区域已变成现在的国家4A景区,一个原来的陶瓷制造基地正逐渐变成陶文化圣地。打造世界陶文化圣地和创意产业基地,实际上就是输出陶文化,输出创造。“如果说过去的南风古灶烧出的是产品,现在输出的就是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