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戴尔的新闻不断,原以为只是国内的事。又传来戴尔于7月12日关闭了英文官方网站上的客户论坛,导火索是:《旧金山观察者报》专栏作家 JeffJarvis在论坛中发表了一封给戴尔副总裁的言辞激烈的信,总结了他对戴尔的愤怒,他说:“戴尔电脑是破烂货,你的“像在家一样和完美的售后服务”的说法是诈骗,你的客户服务非常糟糕,你的产品糟糕透顶。”8月16日,2005年二季度的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又显示顾客对戴尔公司的客服工作最为不满。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正巧,因为收到很多读者的投诉,一位报社的记者朋友约我就戴尔的营销模式谈点看法,使我开始认真思考。
众所周知,戴尔是以直销模式称雄的,虽然1998年在中国为了与安利、雅芳等公司相区别,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将其命名为“直接经营”模式。直接经营模式旨在将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厂商接收到消费者的订购信息后,即组织生产、安装并送货,协助客户进行安装,并提供售后支持。对于家庭及中小企业客户,大多数是通过电话进行直接销售;针对大型行业用户,则通过基于现场的实地销售,与其建立面对面的直接关系。无论面向哪类客户,戴尔均强调直接的客户体验。
直接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经销商或终端零售商,实现了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无缝“虚拟整合”,从而使厂家能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业务运行,并且确保了统一的价格体系,避免了部分经销商为追求销售量而盲目降价出售而导致市场价格混乱。而消费者也能有效避开渠道中的种种陷阱,并实现按需和个性化的定制。
没有任何模式是完美无缺的,我感觉戴尔直接经营模式的缺陷有以下几点:
1、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缺少缓冲环节,容易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如同一辆没有减震装置的汽车,在平稳行驶时乘客没有什么感觉,而一旦出现颠簸时,乘客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戴尔的直接经营模式既可能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实现与消费者的双赢,也可能会在双方直接面对不可避免的利益分歧时,由于缺乏灵活的处理机制,加深消费者的不满。
2、对降低成本的过度追求,削弱了戴尔客户服务的保障能力。由于IT行业有其快速更新的特殊性,戴尔与供应商同样采取了直接的业务关系,通过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控制系统来提高利润。据了解,戴尔在生产流程管理上有数百项专利,“零库存”是戴尔一直追求的目标,也使其成本比竞争对手低出 10%-15%。但是零配件库存缺乏、生产线高负荷运转都使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