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永愉收藏的最小的鞋子只有黄豆般大小。 |
|
|
|
不同时期不同产地的陶瓷凉鞋。 |
|
|
金永愉收藏的清嘉庆年间的陶瓷鞋。 |
|
|
早年收藏的日本陶瓷鞋。 |
|
|
陶瓷做的三寸金莲。 |
|
|
家中的墙壁都做成展示柜。 |
|
|
又淘到一款英格兰的陶瓷鞋子,让金永愉喜爱有加。 |
|
讲述人:金永愉
记录整理:夏晶莹
摄影:赵用
20年,1293只陶瓷鞋——趁着去年搬家的机会,我终于盘点清楚了全部家当。
1987年,我迷上陶瓷制品,开始到处搜罗各式各样的陶瓷品。几年过去,虽然收集了不少,总感觉有些杂,难成体系。到了1990年,我打算将收集的范围缩小,反复思考后决定“主打”陶瓷鞋子。于是,就有了现在占据半个屋子的只能看不能穿的鞋子,这其中——
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各种陶土烧制的古代厚底履,也有亲戚朋友从世界各地为我购来的带有异域风情的陶瓷鞋;
有产自清朝嘉庆年间的青花鞋,也有现代创意十足的新式鞋;
有皮鞋、布鞋、绣花鞋、皮靴、雨鞋、球鞋、凉鞋、舞鞋、拖鞋、童鞋、高跟鞋……几乎网罗鞋子的所有种类;
有编号NO.1的白色陶瓷鞋,有长度不足2厘米的绣花鞋,有高26厘米的房屋鞋……
有黑陶、钧瓷、青瓷、白瓷等各种陶土做成的鞋子,或珍贵或普通;
有单纯的鞋子,还有借鞋子造型做成的烟缸、水盂、茶壶、花瓶、存钱罐等。
每次出差结束,都要小心翼翼地扛一箱“宝贝”回家
自打迷上陶瓷鞋后,每次出差我都给自己多安排一项行程——淘古玩店、逛工艺品商场。广东的佛山、潮州以及福建的德化等地,陶瓷制品多,而且能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在上海的文物商店则可以买到不少精品,有封印火漆,记录产地、年代等详细信息,允许出口,买得放心。每次出差结束,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扛一箱“宝贝”回家,旅途往往也因此有了更多乐趣。1992年圣诞节,我从香港探亲回来,一个旅行袋里装满了陶瓷鞋,花了三千多元,那会去一趟香港可不容易啊,花三千元对一个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下了血本了,直看得大家目瞪口呆,我却买得毫不犹豫。
不仅自己买,在海外的亲朋好友也很上心地帮我搜罗。乌兹别克斯坦、印尼、希腊等国家的陶瓷鞋子做得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来自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的鞋子则在做工上取胜,精雕细琢、镂空装饰、上色镀金,工艺明显与国内不同。这几年学会了上网,我又开始在网络上“淘宝”,藏品数量增加得越发快。这不,现在侄女在外国帮我买鞋子的时候,都要先拍照片发给我看看,怕买重复了。
实体陈列室难实现,计划来个虚拟的网络展示
去年决定搬家,我也正好借机对20多年的收藏做一个盘点。当然,这是一个很庞大浩繁的工程,首先要将每一只鞋子用报纸仔细包好,由大到小挨个装进箱子,再用报纸填满空隙,然后用胶布将箱子“五花大绑”。整整装满了十大箱,怕摔碎,我没敢叫工人动手,都是自己亲自上阵搬过来的。
新房里柜子不够,所以目前只摆出部分鞋子。一得空闲,我就继续做玻璃柜,打算把书房、客厅的几面墙都装上玻璃柜子,既可直接观赏又能避免鞋子上堆积灰尘。其实,老伴挺不喜欢我把这么多东西都摆出来的,1000多只鞋子也确实占空间,不过,这么漂亮的鞋子要是压箱底未免太可惜了。我原打算买间一楼的房子,打造一个私人陶瓷鞋子陈列室,免费开放供参观,只可惜,计划还未付诸实施,房价就飞涨了,这个心愿也只能搁浅了。
实体陈列室难实现,就来个虚拟的代替吧。在整个搬迁整理工作完成后,我会给每一只鞋子拍照,保存在电脑里,注明有关的详细信息,如果可以的话还将通过设计网页,让大家在网络上互相交流、品鉴,共同分享。
收藏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遗憾
收藏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每一只鞋子都承载了一段回忆,有关那年的生活,有关那一次旅途的种种,还有一些至今留在脑海的遗憾。
陶瓷制品分为陶制品和瓷制品,瓷质地偏硬、陶质地松软,市场上瓷鞋的数量明显比陶鞋少,因此买到瓷鞋子是件很高兴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我去郑州出差,在古玩店看到一对瓷鞋,老板开价240元,除了质地好之外,厚底鞋子的造型也让我很满意。但是240元实在不便宜,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这个数啊!怎么办呢?我提出只买一只,老板说一只要160元,我又觉得不合算。思想斗争了很久,也磨了很久的嘴皮子,老板不肯妥协,我也没舍得买。可是,回到温州竟对那鞋子日思夜念,后来又有机会去郑州,我第一时间跑去那家店,结果鞋子已被买走。当时可真是失落啊!
我收藏不是为了赚钱。同样,我觉得收藏也不该太烧钱,凭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唯价高而藏。现在家里的鞋子最贵的上千元,最便宜的才花了几毛钱,在我眼里他们都很漂亮、珍贵。记得当初,为了买鞋子,我毅然戒了烟,算是把省下的买烟钱转到买鞋子中,现在想想,既为自己赚了健康也赚了这一屋子的宝贝,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