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不久前,省政府选择200家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我省的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0项以上,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优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为此,本报记者深入品牌建设示范企业,走车间、访一线,挖掘其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今天本报推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工程》专栏,敬请关注。
十几台自动化机械手有条不紊地对着半成品洁具喷釉,不远处的流水线上,刚刚制成的胚体正缓缓地进入窑炉……9月1日,在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完全摆脱传统陶瓷企业的生产工艺,宽敞明亮的厂房,洁净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处处彰显着现代企业的魅力。“使用机械手自动喷釉,生产速度比熟练工人操作要快20%,同时还可有效避免人工喷釉因体力、精力等因素带来的质量波动,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站在正在工作的机械手旁,惠达陶瓷市场总监蔺志杰说,由于该技术装备价格昂贵,运行维护技术复杂,中小型陶瓷企业几乎无人采用。
喷釉完成后,就进入了烧制程序。蔺志杰说,惠达的烧制完全采用自行设计建造的宽断面节能型窑炉,以洁净的天然气做燃料,采用明焰裸烧技术。特点是产品不需要装入匣钵中,避免了间接传热造成的浪费性热消耗,增加了产品的装载密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这种工艺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
“追求高品质,是惠达近30年来一以贯之的追求。”作为品牌总监,李玉柱张口闭口谈的都是高品质。他说,离开高品质去谈品牌建设,就如同空中楼阁,正因为舍得在追求高品质上投巨资,惠达才能够连续15年在全国卫生陶瓷行业保持规模第一,并成为业内唯一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出口免验产品”称号的企业。
据统计,最近3年,惠达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高达7000万元,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2%。该公司拥有专用实验楼一座,配备了激光粒度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热膨胀分析仪、色彩色差计等国际先进试验检测设备。惠达实验室,可以对陶瓷原料和泥釉浆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热稳定性、电导率等卫生陶瓷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这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惠达第一精品厂车间外,整齐地摆放着几件卫生陶瓷成品,看上去光洁鲜亮,十分引人注目。记者随口问道:“这些产品要运往哪里呀?”未曾想,工作人员笑着告诉我们:“这几件产品不符合要求,是要砸掉的。”
看着我们有点发愣,蔺志杰解释道:“一般陶瓷企业生产的产品分两类,一是优等品,二是合格品。但是,惠达出厂的只有一种产品:优等品。凡是达不到优等品标准的,一律砸掉,仅此一项,一年损失就上千万元。”
内控标准严于国标,表面上看,惠达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但正是这种严格的标准意识,让惠达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高端品牌的印象。高端品牌意味着什么?当然是高售价、高利润。善于“算大账”的惠达并不吃亏。“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日趋激烈的今天,标准、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中争夺的制高点。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的惠达,已经开始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成为了建筑卫生陶瓷国家标准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线感言
好品牌从哪里来
目前,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三低”,即: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低、低端产品多、产品的附加值低。
惠达集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陶瓷这一传统制造业打造成高端产业,凭借的恰恰是“三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生产装备,产品全部为高端产品,附加值大大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用高品质的产品来赢得市场、赢得口碑,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综观在世界上久负盛誉的知名品牌,无不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