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充裕的现金流以及丰厚的股权收益为其房地产运作提供很好的资金平台。此外,2007年下半年可转债的发行也让其地产业务发展资金无忧。2006年,雅戈尔实现房地产销售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了45%。2007年以来,雅戈尔在房地产市场的业绩更是突飞猛进,公司投入巨资增加土地储备,现有土地储备超过300万平方米,房地产可售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
新华制药:超30倍收益受惠太保上市
中国保险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并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之一,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作为国内最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其在2007年的A股上市,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而当初新华制药投资700万元获得的500万股太平洋保险股份,就显示出了潜在的巨额收益。这笔只占太保总股本0.25%的投资,成本只有1元多,而太平洋保险现在的市场价每股将近50元,这部分股权就为新华制药带来了2亿多元的收益。新华制药虽然只是作为中国及亚洲地区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为人所知,但其在金融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同样值得称道。
弘海股份:编织袋换煤炭的变身
主做编织袋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变身为一家煤炭企业,这是弘海有限公司向投资者“兜售”的故事。
在2007年全球经济进入通胀时期之际,全球资源价格正在不断上涨,弘海决定介入资源类公司,以期获得高额回报。
弘海股份在2007年6月初第一次收购内蒙古4亿吨资源储量的煤矿,与内蒙古源源集团将下属的露天矿和地下矿及相关资产重组设立了中外合资股份公司,其中弘海股份拥有58%的股权。在第一个煤矿完成之后,弘海还将收购四个煤矿。
收购煤炭企业只不过是弘海股份投资战略的第一步,在源源煤业上市后,适时将铝、电等优良资产注入弘海股份,逐渐实现煤、电、化、铝等整体上市,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收益,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
平安保险:规避风险,首家保险公司求解外汇掉期
由于人民币升值,2005年,平安保险外汇资产损失了4.05亿元人民币。
随着销售外汇保单的机会增加,中国的境外上市保险公司已存在相当规模的外汇风险暴露,为此,平安保险在2006年与工商银行签订了一笔为期3年的外汇掉期总协议,平安集团通过工行用自有人民币资金购入美元,于3年后到期时,再用美元回购人民币。平安保险与工商银行的这种外汇掉期业务首开先河,至少可以规避60%至80%的外汇风险。
由于外汇掉期业务两笔交易的汇率是事先确定的,因此起到了管理汇率风险的作用。外汇掉期交易可以有效地规避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将风险转化为确定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除了规避汇率风险之外,运用外汇掉期交易工具把资金“盘活”,这也是平安集团的另一层考虑。因为通过外汇掉期业务,就可以用自有人民币资金购入一定的美元,以满足目前外汇投资的资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