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其管理经验是规范、透明。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审计工作正日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而审计的信息化更是将上述成功要素得以更高效便捷地实现,并有效解决了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疑难杂症”。
财务管理的共性难点
集团公司作为包括多种组织形式和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构成的公司,其股权关系和管控模式复杂的特点,使得财务管理上与单一企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呈现出财务管理多元化、立体化、分层化、复杂化的特性,其管理的关注点侧重于确保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集团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作为具有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鉴证职能和评价职能的审计工作,随着集团企业快速扩张、做大做强的发展,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正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下属机构分布各地,上报资料费时、费力,信息不准确,信息孤岛和信息滞后现象严重。
2.无法及时发现下属机构资金或资金出现异动。
3.频繁的并购重组,造成整合财务、业务数据难度加大,数据间的关联度低。
4.纵向多层级的分支机构、横向跨行业的经营特征急需整合数据、重点分析、关键预警,提高海量数据的可用性。
5.财务和业务系统品牌繁杂,统一品牌系统成本高。
上述问题的存在,正影响着集团在稳健中高速发展。随着集团下署企业数量的不断壮大,下属企业的个性化差异和地域化多样性更加大了财务管控的难度,集团公司迫切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实现高效的集中化管理,提高审计工作对集团经营透明度的了解和财务活动实时监控的能力。
审计信息化的主要优势
在审计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领导干部不了解信息技术将失去指挥资格。的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传输数字化,信息交流全球化,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使审计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掀起“审计风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审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审计技术方法问题,还将对整个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素质带来重大影响,它是从根本上改变审计工作面貌的深刻革命。”
对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审计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实效性。信息计算机辅助审计可通过数据传输调高效率,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理想化工作流程,有效的解决了信息孤岛和信息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推进常规审计的全面开展。通常情况下,集团企业要开展常规审计很受人力资源、时间、地域及审计成本的限制,审计职能很难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在审计信息建设的条件下,审计人员才可以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效益审计,扩大审计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