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首届国际磁州窑论坛”26日在河北省磁县闭幕。来自韩国、美国、意大利及国内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研讨了磁州窑的影响及磁州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有着1500年的历史,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与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一带。
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介绍说,磁州窑瓷器品种繁多,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艺术。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五大官窑之外享誉世界的民间名窑。
他说,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留存下来的瓷器鲜明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专家认为,世界上某一国家优秀瓷器品种的出现,往往留有与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陶瓷文化交流的印迹。磁州窑瓷器以白色胎釉上绘制黑色花纹著名,俗称“白底黑花”。而作为制瓷技术和中原文化艺术的基础代表,“白底黑花”一度成为东方古瓷的“流行色”,这种“流行色”对朝鲜、泰国、越南、日本等国家的制瓷工艺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制瓷工艺与“白底黑花”存在着较深的传承关系。
来自韩国的陶瓷研究人员高美京说,根据发掘报告公布的资料,1975年韩国新安外海发现的沉船统计出的两万多件遗物中,磁州窑瓷器共有7件。她说:“目前在韩国考古发现的磁州窑瓷器数量不多,不过从工艺上来看,宋代至明代磁州窑与朝鲜半岛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此次国际磁州窑论坛由中国古陶瓷学会、河北省文物局和邯郸市文物局主办,磁县政府承办,论坛主题为“磁州窑面向国际”。该论坛将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确定一个主题。(记者曹国厂、王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