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义乌人的传奇
5厘钱利润成就千万身家
“我最初做饮料,一下子亏了60万元,那时候,跳楼的心都有了。”坐在像小树林一般的五颜六色的铅笔样品背后,义乌市最大的铅笔生产企业中圆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元自嘲地笑了,他手指像拨竖琴一样将一排铅笔拨了一遍,感慨地说:“我是为了还债才做铅笔的,没想到我有今天,还全靠它了!”
1993年,宗元做了两年副食品批发,开始尝试做乳酸饮料,可是没有技术,饮料卖不出去,最后亏了60万元,几乎是他的全部家当。为了还债,做过老板的宗元只好来到了岳父的铅笔厂打工,开始和铅笔打交道。
从一棵树到一支笔,中间要经过300多道工序,但一支铅笔的利润最多不过5厘钱。“这要做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呀?”宗元有些绝望。但岳父对他说:“积少成多,你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宗元到现在都感激岳父的这句话。他从岳父那里盘来三台机器,开始在自家10多平方米的卧室里做铅笔。他和两个工人晚上做铅笔,白天拿到市场去卖,几毛钱一支铅笔,一天能卖100多元。
卖了一年铅笔,手头有了一点钱,宗元觉得不开发新产品不行了。1998年,他向银行贷款3万元,买了新设备,制造抽条铅笔。这种铅笔当时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生产。由于宗元生产成本低,抽条铅笔每支的价格比其他企业低1分5厘,上门要货的人踏破门槛,厂里一天要生产10多万支抽条铅笔。生产量一大,利润就成倍上涨。
宗元来了劲头,不断地生产新型铅笔。1998年7月,一个来自印尼的商人看中了宗元的铅笔,一下子就向他定了660箱铅笔,3个月就赚了一万多元。“这是我第一笔出口生意,也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小商品大利润’。从此以后,我就到全国各地跑展销会,专做外销生意。”
现在,宗元的工厂一年生产2亿支铅笔,盈利数百万元,铅笔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县级市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因为它用42万种小商品、年成交额近400亿元的力度打造了一个“世界超市”,成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从“买全球货,卖全球货”到“小商品,义乌造”,义乌以积极、外向、进取的心态,从原先一个贫困的浙中小城向国际性商贸城市迈进。
深入探究义乌“点石成金”之谜,就会发现,义乌现象是浙江现象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的成功实践正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成功典范。
十眼看义乌
我们到义乌采访的三个人,两个戴眼镜,加起来一共10只眼睛。在义乌的几天,10只眼睛忙得要命,一会儿远观,一会儿近看,一会儿惊奇,一会儿不解,几天下来,不敢说看遍了义乌,但是看到的那点点滴滴,已足以让我们一次次感叹。
薛建国:
这些用小商品创出大市场的故事,如果让义乌人听听,都不稀奇,几乎每个义乌商人都在做这种事。清洁球,就是家里洗锅涮碗的那个亮亮的金属球,超市里卖几毛钱一只,利润不过几分钱,义乌人黄利军就做这个,做了12年,做成“清洁球大亨”,每天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地把清洁球卖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人家还打出口号:立志清洁全球!牛吧!
熊晓燕:
做吸管也能做成大款,真是让人想不到。一根吸管赚8毫钱,居然一个月能净赚40万,相当于我们好几年的收入啊,早知道我也去做吸管了。
小小吸管给相关产业的震动,可能不仅是楼仲平把它做到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它如此微不足道,却创造了如此大的价值。义乌人,厉害啊!不得不服!
孙晶晶:
那天我逛义乌国际商贸城,在一个饰品摊位,我看中一只仿白金戒指,问价格,老板说:一毛钱一只。啥?一毛钱?我的耳朵差点掉下来。老板说,一只一只卖当然是累死了也赚不了钱,我们是赚批量的钱。老外一下单,一火车皮一火车皮拉,钱“哗哗”地就进来了。你那句话没错:义乌人,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