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名气很大、远销海外的婺州窑为何会消失
如今又是怎样复活,并成为金华的“金名片”
复活:遵循古法,精心改良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陆羽说的是瓷碗的品质。就泡茶品茶而言,他将婺州窑生产的瓷器排在了第三位。
历史上,婺州窑名气很大。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却发现,婺州窑瓷品又悄然出现了,成为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业争相购买的高档商务礼品。
当年的婺州窑为何会沉寂?如今的婺州窑瓷品又是怎么来的?
勃兴:陆羽曾封“天下第三”
因为“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金华古时被称为婺州,在这里烧制的窑系被称为婺州窑。
从事婺州窑研究多年的学者雷国强告诉记者,婺州窑是中国烧造陶瓷时间最久的窑系之一。“商周时期,金衢盆地就有原始瓷器,那是婺州窑的前身。”
历史上,婺州窑名气很大。就泡茶品茶的水准,陆羽将婺州窑排在了第三位。
婺州窑还曾远销日韩。唐宋时期,大量婺州窑乳浊釉器从杭州出发,漂洋过海,如果顺利,7天便可到达日本。
这种外销势头一直延续到了元代。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的新安海域发掘了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l万多件中国陶瓷、漆器等文物,其中就有许多婺州窑产品。
消失:原料存在致命缺陷
然而蹊跷的是,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窑系在明代以后却销声匿迹了。
“清朝时候在金华还有窑口在烧瓷,但不是婺州窑的概念,改烧青花瓷了。”雷国强说,这一著名窑系由盛转衰的原因,引起了不少历史学者和古陶瓷研究者的兴趣和注意。
金衢盆地江河丘陵地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红色粉砂岩风化黏土,婺州窑的窑土就是使用这种原料,但因其含铁量高,杂质颗粒较粗,烧制成器后,胎骨的颜色过深,气孔率过高,影响到了成品的质量。
“就婺州窑的发展而言,其所依赖的这一制坯原料的缺陷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雷国强认为,婺州窑制坯原料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除此之外,单一的釉色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制约了婺州窑的发展,“石灰钙釉是东汉以来婺州窑的‘主流’釉色,这种单一素面的青釉风格和面貌不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渐渐被历史淘汰。”
这个失传了百余年的烧制技法如何在今天老树开新花?作为“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最有发言权。
在金华市河盘大桥北面,有几间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平房,这里是陈新华的金华婺州窑陶瓷研究所。在这个毗邻婺江、由厂房改建而来的Loft风格研究所中,摆放着不同规格的婺州窑成品、半成品。
陈新华是金华本地人,出生于1955年,在他还是学徒时,曾到龙泉陶瓷厂学习现代制陶工艺。当时,帮几位陶瓷专家抄写《龙泉青瓷》一书,这才知道婺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促使他开始钻研“婺州窑”。
和古代一样,陈新华也采用金华本地粉砂岩作为窑土。“这种窑土可塑性强,唯一的缺点就是含铁量高,直接烧制后,瓷器会呈现紫褐色,不美观。”
查了很多资料后,陈新华从西晋时期的婺州窑里找到了灵感——当时的工匠,会在制作中加入化妆土,这是一种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白色瓷土,使用后,可以使釉面显得光滑饱满,滋润浑厚,增加器物的美感。
经过不断试制,2004年初,陈新华烧制出了具有婺州窑早期风格的瓷品,失传了数百年的婺州窑终于得到了传承。
婺州窑
产地在金华及周边地区,因唐代属婺州,故名婺州窑。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采绘瓷。
婺州窑始烧于东汉,盛于唐、宋,终于明代。主要产品有盘口壶、 碗、盆、碟、水盂、盏托、瓶、谷仓、鸡笼、水井等。
产品特征:胎体早期呈浅灰色,中后期呈深灰或紫色;釉色早期呈淡青色、青灰色或青黄色,中后期釉色青黄、紫灰或紫;釉面光亮开裂处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折出,这是该窑青瓷特有的现象。
进入寻常百姓家婺州窑还需时日
目前,婺州窑的生产制造并不多,也没有像唐宋极盛时期那样进入寻常百姓家。
陈新华制作的瓷品器形古典,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此外,比较有规模的婺州窑还有80后老板方益进的“古婺窑火”公司。
和陈新华的古朴不同,方益进在婺州窑的基础上加入了独创工艺,“我们制作的玉青瓷系列,从器形到釉色都不像古典的婺州窑。”他介绍说,改进后的玉青瓷通体洁白,像是玉器,这些茶具主要卖给礼品公司,作为高档商务礼品。
“现在有人在计划做大批量民用婺州窑的生产,明年或者后年开厂。”陈新华说到,届时普通市民或许都能用婺州窑的产品。
陈新华烧造的婺州窑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