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人物传记>>|
构思·技艺·灵性——季益顺的紫砂艺术

发布:2010-12-13 10:04:53  来源: 宜兴日报 [字体: ]

  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紫砂陶制作技艺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了空前的繁荣。紫砂陶制作的传统工艺技术在承传中更加精益求精,各家各派的制作技艺也都有所丰富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众多不同年龄段的专业人才。紫砂陶制作工艺不但后继有人,而且人才济济,老、中、青的才俊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紫砂陶制作工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中年的紫砂制陶艺术家是最富活力的专业群体,他们都是经过三十几年的历练,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技艺作风是严谨的;对于紫砂文化传统的认知,在通晓的基础上不断深入领悟;紫砂艺术的创新设计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各自的风格特点都已经日趋成熟,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季益顺就是中年紫砂制陶艺术家中突出的一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显示着他的良好潜质。       

  季益顺的紫砂陶制作工艺技术是精湛的。早年他在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的指导下,经过严格规范的训练,再加上他对技艺的敏锐理解,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紫砂工艺技术,对紫砂艺术传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为他在紫砂艺术领域的创新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工艺技术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冷静的,认为工艺技术不是静止的,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应该为体现创新设计所用,不应停留在纯熟的水平上而止步,应该追求的是全面和精到,“艺术地把握技术”,准确而适度,把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紫砂作品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的紫砂作品有多种类型。他既能够设计制作简洁概括的几何形体类的“光货”,充分显示着挺秀、严整和自然天成的生命力,给人以饱满和充实的印象。他更擅长设计制作象形取意的自然形态的“花货”,而这种类型的作品,也多是以“光货”作为造型主体的基本型,再加以选择人物、动物或植物等不同题材的纹样作为装饰,构成了丰富多样与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他在制作“花货”的装饰和构件的塑造能力,可以和象牙雕刻、石印治钮以及琢玉錾铜的工艺美术家比肩。他所掌握的技艺是比较全面的,他既掌握了“光货”器物造型特点和工艺制作的技术范式,同时又练就了一手精到的塑造自然形态的本领。多种自然物象经他的“惨淡”经营,巧思精制,表现出细致入微和生动自然的意趣。应该说他谙熟“光货”和“花货”两种不同类型的紫砂工艺技术和艺术特点,并且在二者之间拓展出一片园地,创造了个人作品的风格特点,并且获得了丰收。       

  季益顺的紫砂作品是以“花货”而称著的。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很和谐的视觉效果,造型自身装饰性的形成,是在功能效用和材料技术整合的前提下统筹的。用塑造手法处理的浮雕装饰纹样和圆雕装饰构件(如盖钮等),题材和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进行装饰的理念却是始终明确的。他把握紫砂装饰的原则是从整体效果出发的,使装饰与造型融为一体,自然而协调,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更无繁缛堆砌的弊病,始终本着适可而止的信条,因而才会让人感到恰如其分。在装饰处理方面,能够灵活地把握好这一点,确实是不容易的,需要经验,也需要判断,更需要造型与装饰方面的修养。      

  季益顺紫砂艺术作品的装饰突出特点是简洁精练,确实做到了“惜墨如金”、“以简胜繁”。他根据不同的造型样式,处理装饰题材和装饰构图。装饰纹样的繁简和尺度,始终得到适度的控制,留下足够的空间来衬托纹样,给欣赏者留有舒展的天地,显示出形体的造型变化,藉以表现紫砂材料的质地美。紫砂的装饰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装饰题材的选择,装饰部位的确定,装饰构图的处理,装饰纹样的表现,在季益顺的作品中都显示出他运用和驾驭形式法则的能力,确实达到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境地。

  他在长期的设计制作中,建立起一种全方位的关照,整体把握的全局意识,自始至终贯彻“一以贯之”的思路。一种紫砂风格的形式,特别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风格出现以至成熟,必然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加工制作程序,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工艺思想。季益顺的这种工艺思想的形成,最初是由一般性操作来适应不同作品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根据不同作品的特定要求,逐渐变化和演练,形成适应各种特殊要求的技艺特点,以及方式方法和程序。他的工艺技术的艺术表现是在继承、发现、发展和补充中逐渐推进的。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讲到,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成为理智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手工艺的出品”。        

  季益顺掌握紫砂的技艺无疑是纯熟的,但他能够艺术地运用工艺技术,更是难能可贵的。从他的紫砂作品中可以充分地看到,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为艺术设计构思服务的。如果说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那也正是因为他能恰到好处地体现造型和装饰的艺术特点,准确地表现设计意图。他不是单纯的技术观点,也不是为技术而技术的工匠,他在“造物”时同时造型,他在“雕饰”时同时装饰。紫砂陶制作技艺既是匠师们技能的物化,又是他们审美观念的体现与创造,在这里技术和艺术是融合在一起的。工艺美术领域中“技艺相同”的观点,正说明紫砂陶制作工艺不仅限于匠师们的劳作与技巧,并且也包含着他们创造美的意愿与技巧。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他从不忽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从整体构成到细部处理,都蕴含着作者的情致,正如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的,是在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关于季益顺的紫砂创新设计,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是1989年在日本多治见市举办的第二届美浓国际陶瓷器展览,季益顺的名为“环蚀奇光”的紫砂茶壶入选参展。记得那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最早参加国际陶瓷展览。当时我正在岐阜高山市国际工艺学院讲学,该校陶艺学科教授井上耕一先生去多治见市送交参展作品回来,他和我谈起参加这次展览的各国送交的作品很多,摆放在一座大的体育馆中进行初选。他看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件是“红色陶器提梁壶”,已经入选展览,摆在案台上了,没入选的作品已撤下装箱了,井上耕一先生的作品也入选了,很高兴。他带来中国陶瓷作品入选的消息,向我表示祝贺,并在教室的白板上画出“红色陶器提梁壶”的图样,画完之后自己就笑了,说画的不像,原作很漂亮,工艺制作非常精致,日本陶瓷艺术家很难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看到他画的图样,我就很自然地想到季益顺的紫砂提梁壶,因为在这之前,我见到过这件作品,印象很深,后来在展览会出版的画册中刊出了这件作品,井上耕一先生的消息得到了证实。       

  回忆当时,季益顺还是一位不到30岁的青年,但已开始表现出在工艺技术和创新设计的意识和能力。此后,他不断有新的优秀的壶艺作品问世,同时还写出了《壶艺创作随想》的专业文章,这是在专业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是有感而发的,是言之有物的叙述。       

  季益顺经过30多年的工艺制作和创新设计实践,从学艺成长到成熟,取得突出的成绩,确实像张守智教授对他的评价,“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在当代紫砂同仁中,独辟蹊径”。如今他正处不惑之年,再没有青少年时期学艺求索中的踌躇与彷徨,在专业实践与思考中将会取得新的成绩。(杨永善)

  季益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60年生于陶都,紫砂陶的高雅艺术熏陶着他的童年。197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初师于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小彦,后随紫砂名家高丽君、王小龙学艺。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对紫砂艺术有着深刻理解的他,练就了精湛、娴熟而全面的手工制壶技艺,很快在紫砂壶艺界崭露头角。

  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深造,过硬的技艺技法与艺术理论修养相结合,使他在陶瓷美学及设计理论上有了质的飞跃。他于上世纪90年代就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

  他继承千年紫砂的文化传统,但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更善于创新,并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造型与装饰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他将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完美相融,“画在壶上、壶在画中”,开创并形成了具有“诗情画意”特色的“季益顺紫砂艺术流派”。其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他的作品影响着紫砂艺术界的年轻一代,为紫砂艺术的全面、持续、更好的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风提梁

楚汉风韵

荷塘夜语

 ■大师风采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