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藏有德化近代名家作品有数百件,另外还有上百件上世纪德化厂集体创作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的时间横跨半个世纪。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雕艺人的创作历程。所以,在我展厅里,精品荟萃,也是德化当代瓷艺作品的集中展示。” 在德化进城大道“德化古玩城”内的主建筑大楼五层,“宝兜艺瓷”的苏银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些来,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也促进瓷雕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苏银溪的这批作品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据介绍,苏银溪的这些名家作品大都来自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收藏这些作品纯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种偶然,是他年轻时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经营瓷器店留下来的。对此他笑着说:“不是我有什么独到的眼光。”
艺术无价,真正的艺术品是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相反,时间有时是一张试纸,会验证艺术的真正成色。
“宝兜艺瓷”的四个浑厚大字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家罗钟题写,在其数百平方米的展厅里,瓷艺作品林林总总。除了宝兜公司设计创作的现代瓷艺作品外,数百件德化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也相嵌其间。其中,更是不缺乏精品。
徜徉其间,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我县一批耳熟能详的大师名字:苏勤明、许兴泰、苏清河、陈其泰、陈德卿、许友义、许金盾、邱双烔、柯宏荣、陈桂玉、苏玉峰、许兴泽等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德化半个世纪来许多知名艺人的作品在这里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在每一件作品的背后,似乎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前进中瓷都的发展历程。
在这些作品中,有苏勤明《祥云观音》、《牛郎织女》,陈其泰《新中国幸福一代》,王则坚《观音》,苏清河《坐古莲观音》,陈德卿《鱼篮观音》、《尤三姐》、《宝琴踏雪寻梅》;苏玉峰创作的薄胎瓷《披坐观音》、《坐古莲观音》、《达摩》;这些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后的作品;另有邱双炯的《弥勒》,柯宏荣的《长相依》,康新禄和林质彬生前创作的艺术挂盘,这些也大都是大师的一些经典作品;还有许金盾遗作《关公》、《寿星》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金奖作品《木兰马》;周雅各《济公斗蟋蟀》;另有就是苏珠庄、陈明良等现代瓷艺名师的作品等等,可谓众星闪烁。
苏银溪称,宝兜作为德化早期创办的私营瓷厂,前身是浔艺玩具厂,是德化第二家私营企业,创办于1983年,1996年成立宝兜集团公司,每年都有七八千万元的国外订单。1985年,年仅16岁的他从技校毕业,先后师从陈德卿、柯宏荣,并涉足每年的广交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也许是当时市场对瓷雕作品的价值认识还比较模糊,所以价格也相对低廉。看准时机,他大胆地投入近百万元,采购了大量的德化名家的传统瓷雕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设立营销店,也成为第一个在上海南京东路“中华第一街”打出“中国瓷都·德化陶瓷”宣传广告牌的人,当时吸引当地八大媒体争相报道。1998年,世界杯在法国举行,借此机会,他前往欧洲等地考察,参观罗浮宫等世界艺术殿堂,使自己的艺术视野进一步开阔,今天能有这些名家之作就是当年保留下来的。
因自小与瓷器结下的瓷缘,他对陶瓷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带回来的这些名家作品都被精心保存。他说,能保存至今,首先是对艺人们的尊重,另外是对这些作品的热爱。
如今依然以外销瓷为主营的苏银溪,2010年的生产能力仍然高达数千万元。此外,他对国内市场的开拓也在同步进行。闲暇时间里,他会穿梭于自己的展厅中,除了与瓷会友外,他会在此感受数十年间弥漫着芬芳的瓷土气息,品味大师们作品的灵动与内涵。最后他对记者表示:“希望这些作品能一代代能得到弘扬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