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满了书籍、石头、陶瓷的客厅
他收藏的很多碑帖,大多有着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见缝插针”的各种画像砖和古陶瓷摆满了整个阳台
王靖宪说:“盆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王靖宪正在整理各种碑帖
客厅里摆放了整整齐齐的各种书籍,名义上是客厅,看起来更像是书房
工作台的陈设很简单,有空他就在这里修补、装裱自己的藏品
他今年八十有二,仍然坚持著书立说;他须发皆白,依旧流连于古玩市场与书摊;他学识渊博,仍时刻不忘读史、研究……他的生活很平淡,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艺术光彩。
雅室书香 古意盎然
冬日的一个下午,我们踏进王靖宪先生的客厅,一个长髯白须的老人迎接了我们,精神矍铄,笑容满面。
客厅大约20平方米,除了几张沙发外,就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各种书籍,还有书柜里的“瓶瓶罐罐”。名义上是客厅,看起来更像是书房。
王靖宪的夫人忙着给我们倒茶,指着塞满了书籍、石头、陶瓷的客厅笑着说:“你们看,家里有空儿的地方都被他给占了。”从她的语气和眼神里,可以明显感觉到她对王老的这些“宝贝”也是极为疼爱。
走进小小的书房,就被各种书籍吸引,还有他亲自修补装裱的碑帖,再加上“见缝插针”的各种古陶瓷,在屋里转身都有些困难。
在他的书房里,随便指一样东西,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书桌左边的台几上,放着一个堆满了信件的大铁炉,王老告诉我们:“这个是清代的……还有那个……”顺着他的手,我们看到十几支毛笔随意地躺在一个翠绿色的龙泉窑炉子里:“那个是明代的。”几平方米的阳台,也被他摆弄得极具情趣,盆景、供石、古陶,墙上悬挂着的黄苗子先生的题字“十二汉画像砖之室”,如同一个小小艺术馆。
阳光透过窗户照落进来,洒在窗台旁的盆景上,樟树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榕树也泛着墨绿色的光芒。王老指着这些陪伴自己的盆景笑着说:“盆景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静心收藏 醉心艺术
在外人看来,王老绝对是一位收藏家,到目前为止,他收藏有史料价值的古石砚、澄泥砚等300余方,并出版了《古砚拾零》。他藏有碑帖一千多种,更不要说那些陶瓷、供石和书画作品。但是王老却一再强调:“我不是收藏家,只是一个古代艺术的爱好者,只是收集了一点资料。”
他是个杂家,他的藏品不局限于一个领域,有他从小就喜欢的书画作品,几十年积累的碑帖,和小孙女王小叶在奇石市场或地摊上一起鉴赏和挑选的供石,还有自己题刻的砚铭台;案几上有西晋的“牛拉车”陶瓷,汉代的陶楼、陶俑,还有各类书籍和大型画册。他经常欣赏和把玩这些藏品,他认为这可以使他获得感性知识,对他研究美术史很有帮助。
王老有自己的喜好,就陶瓷来讲,他喜欢带字的,哪怕是残片,他也视为珍宝,因为很多古代书法资料就保存在这些遗物中。他对陶瓷中的民窑情有独钟。
王老说收藏和个人的学养是相通的,没有深厚的古文化修养,就不懂得收藏的真正含义;反之,有丰富的收藏,修养也会随之提高,有时你甚至可以用自己的修养去理解、丰富藏品的内涵。
他就经常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修补、装裱自己的藏品。上世纪70年代初,他把选购和收集到的古代碑刻拓片加以整理,并自己装订成册,名曰:《汉刻集存》、《石墨残丛》,这样的裱本和粘本有许多册。很多同行、书法家见到他自制的精装古代书法篆刻资料集皆赞叹不已。
他收藏的很多碑帖,除了请人题签、题跋之外,有的是自己用隶书、篆书或行书题签或跋,记录获得碑帖的经过,阐释该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桑榆非晚 霞光满天
王老对艺术的爱好由来已久,始终没有消退。上世纪50年代,他就经常光顾北京隆福寺和东安市场的书摊。那时经济并不宽裕,工资要养活父母和儿女,但他仍然挡不住这些资料的诱惑,宁愿就咸菜、啃馒头,也要用省下来的钱买书和碑帖。
王老现在依然坚持每天看书,时而写写字或刻刻砚铭台,他指着自己刚刚刻好的砚台解释道:“这个砚台上刻的铭文是‘轻云微拂繁星欲沉’,你们看,这砚面石上的纹路像不像云彩,歙砚上金色的微点像不像繁星?”
他的身体依然健硕,他还得意地对我们说:“从退休到现在,我的医疗保险只用了一次。”正是有良好的体质,他在晚年仍能编纂出多部大型图集,由他主编的《任伯年全集》于2010年问世。
但王老仍感到时间不够用,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看书其实是在跟书对话,你可以从里面获得很多信息,人需要多读书、多学习。”
采访结束,我们想搀扶着王老走出书房,他却冲我们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送你们到门口。”在我们走出门后,他还不断挥手,一再叮嘱:“有什么不懂的来找我,写的时候不要夸大,不要渲染,平平淡淡地写真实的我就行。”
王靖宪,1928出生,浙江宁海人。擅长雕塑、中国古代美术史论。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典美术编辑室主任,编审。曾任《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