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继任是家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与一般企业相比,其领导人的继任显示出独有的复杂性,其影响也更为广泛。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 “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 的说法,德国有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也用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许多风光无限的家族企业,在换代之后黯然失色甚至分崩离析,无不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如何解决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中的矛盾,顺利完成企业的继任,一直是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民营企业在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后,第一代企业家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已集体临近退出商业舞台,许多企业正进入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如何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谁可能成为接班人?
一般来说,企业继承人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三种: 内部培养、外部搜寻、子承父业。
1.内部培养,即培养企业内部的有能力、值得信赖的人士接班
吉姆"柯林斯在其经典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指出,大多数成功的继承计划都是由公司内部人接班。内部培养有很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公司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能充分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二是内部提升的接班人,由于有公司的工作经验,熟悉公司内部运作的程序,人员关系也较好,便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三是有助于对潜在经营者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和仔细的考察,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四是有助于潜在经营者沿着管理台阶积累现场经验和熟识企业营运的流程;五是有助于潜在经营者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全融合于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使公司文化一脉相承。比如,2004年4月麦当劳CEO詹姆斯"坎塔卢普心脏病突发去世,公司迅速安排早在培养之中的查理"贝尔接任。贝尔上任后不久又被发现患有癌症。然而,这一连串的不幸并没有对麦当劳的业务造成冲击,良好的内部培养机制使这家快餐连锁巨头在面对领导人危机时表现出了惊人的平稳。
2.外部搜寻,即从企业外部寻找职业经理人,即“空降兵”
内部培养尽管具有很多优点,但并非尽善尽美。首先,与外部广阔的人才市场相比,公司内部的人才实在是沧海一粟;其次,在同一个企业待久了,可能对公司的一些弊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长此以往,也会造成管理机制的僵化。DDI的总裁威廉"布莱曼曾表示,很多公司的高级职位不是从内部提拔领导者而从外部招聘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公司里没有具备他们需要的技巧和经验的人。公司里可能有许多工作努力、主动的员工,但他们缺乏在管理职位上运作的全面经验,他们不具备战略规划的能力及全球化的敏锐,因为他们在公司的工作范围十分局限。
起用“空降兵”可以避免企业由于内部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的匮乏,或者一些因为企业本身的局限性无法解决的问题,平衡企业内部竞争的紧张关系,促进企业的团队精神,并(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等功效。
3.子承父业,即培养自己的后代来接班
世界范围内,子承父业一直是家族企业的主流传承模式。就目前情况来说,子承父业更是国内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必由之路。只不过,国外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比较成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的继承人不一定插手企业的经营业务。而在中国,由于法律、职业经理人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子承父业后既继承了所有权也继承了经营权。附表中列举了国内一些知名家族企业的接班情况。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主的子女都乐于接班。子承父业,历来是浙江民企财富继承的首选。但是目前,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有不少老板的子女竟不乐意接班!甚至有人对接班持明显反感和拒绝的态度。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民企第二代中不断蔓延,尤其在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这种现象已经呈普遍趋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以上这几种传承途径孰优孰劣很难绝对评判,应当说各种传承方式都有自己的利弊。而且各个企业选择继承人的途径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西方企业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很灵活。如不少企业已经有完善的接班人计划,如施乐、IBM和HP等,但是如果经过多年考察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只是平庸之辈,无法带领公司应对新出现的挑战,那它们也不得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到外部寻找。例如,虽然IBM有着著名的“长板凳计划”来培养接班人,但在1993年,在亏损高达 160亿美元,且面临着被拆分危险时,IBM就曾向全球公选CEO.最终他们在100多位侯选者中看上了郭士纳,临危受命的郭士纳也没有辜负IBM,在他 2002年底宣布退休的时候,IBM的股价上涨了10倍。
选择接班人的标准?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选择继任者的标准自然不同。但是不管哪个企业家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常常面临着“亲”和“贤”的选择问题。对于继任者来说,这就像坐标系的两维,能力和忠诚要找到平衡点。
企业家眼中的继任者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仍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判断继任者的领导力模式上,原长虹总裁倪润峰的第一要求是“能吃苦”;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曾说:红豆全体股东的接班人标准就是我的标准;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曾向全公司制定了一套关于接班人标准,大致内容是:有德有才,大胆起用、大胆聘用,可以三顾茅庐,高薪礼聘;有德无才,可以小用,通过教育培训,视其发展而定;无德无才,可以不用;无德有才,绝对不可用,让其伪装混入,后患无穷。任正非在1998年3月发表的文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中,对接班人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以上众多知名企业家从各个不同的层面表达了对继任者的要求和标准。一项对22位企业家的相关调查,给我们提供了大致的参考。
49%的人同时选择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政治素养,32%的人同时选择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政治素养。这说明老的企业家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非常注重能力和素养两个方面。而在能力方面又非常看重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意识,结合图2中46%的人担心接任者不具备足够的变革能力,我们可以看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老的企业家对接任者的“适应”能力非常注重,它要求接任者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能随时应付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此外,企业家对原有企业文化的延续也很重视,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完全否定任人唯亲的原因,因为亲不一定指血缘,还指对文化的认同和秉承、对企业的忠诚度。另外,随着市场一体化的加剧,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和国内企业“走出去”势头的高涨,企业家们对继任者国际化经营能力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总之,不管企业对继任者制定什么标准,都不能对忽略“德”和“能”这两个重要要素中的任何一个,两者缺一不可。
如何顺利完成交接班?
“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模式
“慢火煲汤”模式
经验表明,培养一个合格的企业继承人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特别是在那些以稳健著称的大公司,比如IBM著名的“长板凳计划”和GE的“新人”计划。GE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共经历了七任主要领导,其中最著名的杰克"韦尔奇后来在描述他选择继任者的工作时,认为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而且是面临过的最困难也是最痛苦的选择。“整个过程几乎使我发疯,给我带来了无数个难以成眠的夜晚”。从1994年春天挑选继任者的工作开始,总共列出了23名候选人,4年后,原来的23位缩减为8位,经过进一步的挑选,确定了最后的三位,这三位候选人通过竞争,最终杰夫"伊梅尔特胜出,成为GE 新的领导人。
综观整个过程,历时7年,可谓风云变幻,跌宕起伏。选对一个接班人容易,但连着选对七个接班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绝对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这种“慢火煲汤”式的传承模式,虽然时间跨度较长,但选出来的接班人经过精心挑选、长期栽培,最终经过层层考验达到公司的要求,降低了犯错的概率和企业未来的风险。
“分槽喂马”模式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当有多个优秀选手竞争一个领导岗位时,最终的选择方式里面蕴涵着丰富的智慧。GE挑选接班人时,韦尔奇曾说“我有三个金牌获得者,却只有一枚金牌”,最终结果出来后,GE也相继“丢掉”另两位候选人,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被选择的这两位应该去其他公司做CEO,于是吉姆" 麦克纳尼去了3M公司当 CEO,鲍勃"纳代利到家居仓储(Home Depot)当CEO.
与GE不同的是,东方的文化与哲学创造出了“分槽喂马”这种模式。成功运用这种模式的代表人物就是联想的柳传志和香港的李嘉诚。柳传志通过分拆联想与神州数码两家公司而受到广泛赞扬。在分拆公司时,柳传志表示,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取舍有道,坚决不让神州数码沾“联想”品牌的光。但是,不管哪边做大,都是联想的蛋糕做大。以后假如一方受扼,另一方可以立即出手相助。
李嘉诚有两个优秀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他把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钜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另外资助崇尚自由创新、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盈科拓展等事业。李嘉诚欣慰地看到了两个儿子的迅速成长和出色业绩。
“赛马而不相马”模式
这种模式的意思是让各个选手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目的在于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这种模式的实践者就是国内著名的两大创新型公司海尔和华为。在谈到接班人问题时,张瑞敏曾表示,“如果说具体到一个实在的人,一个有名有姓的接班人的话,我想谁都不可能把海尔做好”、“在接班人身上,押宝绝对危险”、“我们始终采取赛马不相马的思路,谁能做得更好那就是谁”。
华为的“全员接班制”、“群体接班”思想与海尔的“赛马而不相马”异曲同工。《华为基本法》中规定,华为公司的接班人是在集体奋斗中从员工和各级干部中自然产生的领袖。这里的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时才产生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每件事、每个岗位、每个流程都发生这种交替行为,每个人的岗位身边都有人盯着,你不行,别人上——这就是“全员接班制”。任正非考虑的是如何建立一个让能力、价值观可以完整复制,以及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覆盖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接班人制度,这就是所谓“群体接班”思想的建立基础。任正非提出“群体接班”的思想,是希望通过内部竞争与优化,创造一个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出华为的优秀管理团队,为将来高层人才的选拔打下良好的后备基础。1997年底,任正非说:“希望华为能够出现100个郑宝用,100个李一男。”其背后的含义,是希望华为通过群体成长的方式,摆脱对个别人的依赖,这其中当然包括他本人。
“败家子基金”模式
李嘉诚与柳传志这些人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多个优秀的接班人可供选择。谁都希望“生子当如孙仲谋”,谁都不愿意把辛苦经营的企业交给“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当企业的领导人缺乏优秀继承人选的时候,如何选择一名堪此重任的接班人呢?这种情况下,浙江正泰集团的南存辉提出了设立“败家子”基金这种模式。
在2004浙江民营企业CEO圆桌会议上,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透露了他关于继承人问题的想法。他说:“正泰有100多个股东,其中有9个高级管理人员。我们鼓励这些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念完书以后不要进正泰,要到外面去打拼,并在打拼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观察和考验。若是成器的,可以由董事会聘请到正泰集团工作;若不成器,是败家子,我们原始股东会成立一个基金,请专家管理,由基金来养那些败家子。”据说,正泰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子女们按照父母在公司股份多少排座位的游戏,触动了南存辉设立一个“败家子基金”的想法。他意识到,如果这些孩子将来接替父辈来经营正泰,会不会也是按照股份多少而不是按照能力高低来安排职务?他相信,所有的创业者都不愿意看到因为家族式管理而使正泰在儿孙手中败落。
在国外,不少企业都有基金会,以家族的名义进行经营,但基金的继承者本人不可以随意操纵这些财产,需要有职业经理人和监督机构进行经营,比如,非常著名的福特基金。这样,决策者和公司的经营者都有明确的目的,不会因为继承者的能力不够而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