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全
评价中国的瓷塑艺术,收藏家马未都认为“德化白瓷,登峰造极”,而“德化白瓷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就是瓷塑,以陶瓷之生冷,表现肌肤之温润,德化白瓷堪称一绝,前后无人能与之比肩,可以说世界上独一无二。”对此我有同感。福建德化建白瓷历史悠久,声名远播。《晋江县志》载:“有何朝宗者,善制陶像,人争宝之。”明代以来,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瓷塑,造型逼真,做工精湛,瓷质温润,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可喜的是,今天的的德化,不但何朝宗的瓷塑技艺传承脉络清晰,而且在继承与创新方面不乏大匠高手,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真情
林建全的名气早有耳闻,业界也盛传着他的一些雅号:如“瓷塑狂人”、“马痴”等。在我看来,但凡带“痴”带“狂”的人,总有其过人之处。晋朝顾恺之,人称 “痴绝”, 却是“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的巨匠;唐代书法家张旭嗜酒,每每大醉狂笔,或以头濡墨而书,世呼“张颠”;北宋书画家米芾见到一块好石头也会打躬作揖,人称“米颠”,其书画则独标一格;宋代画家梁楷自号“梁疯子”,却是泼墨人物写意画的鼻祖。还有黄公望人称黄大痴、倪云林人称倪迂;徐文长、八大山人都被人视为疯癫;齐白石年90时心如童稚,有外宾观其画,若不竖拇指夸他,他会像小孩一样生气;张大千纵横淋漓的大泼墨大泼彩取得突破时,正是他近乎癫狂的创作年份,这年他写诗一首自述“癫狂”:“老夫夜半清兴发,惊起妻儿睡梦间,翻倒墨池收不住,夏云涌出一天山!”艺术大师的痴、疯、癫、狂状态出现之际,往往是其佳作力作诞生之时。个中奥秘,留待心理学家去探究吧。
林建全的艺术造诣当然不能跟那些风流绝代的宗师们相提并论,但是他对瓷塑艺术的痴狂劲,却跟他们如出一辙。见到其人,你能强烈感受到他的这种真情。说他痴,一谈起瓷塑他就兴奋得像个孩子,说自己每投入创作,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精神总是处在“疯狂状态”中;说他狂,他知人论世,不仅眼光独到,敏思有识,而且快人快语,干脆利落。他的“痴”和“狂”,说到底还是源于性情的“真”,源于他对瓷塑艺术真挚的深情。他于1960年生在德化,从小耳濡目染于莹洁温润的德化白瓷世界,浸润于何朝宗等著名匠师的瓷塑技艺之中,与德化瓷塑艺术天生有着不解之缘。他说自己几十载创作瓷塑,苦心孤诣,甘于寂寞,每件作品从构思、起稿、完善到最后完成,经历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比干什么都好。
林建全创作的瓷塑《千里走单骑》
他说:“看到卑微的瓷土在水与火的千锤百炼下,幻化出的不单是艺术精品,更是我梦想的承载、精神的延续,一刀一戳都倾注了我的心血,融入了我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我的生命有限,但是我的精神、理念寄寓在作品中却可流传于世,足矣!艺术创作就是这样神奇、无止境、妙不可言!”
诚哉斯言。古来成就事业者,无不发之于趣,精于勤,而成于悟。像剧作家汤显祖说的那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而他于上世纪80年代就创办了一家“富东艺术陶瓷厂”,为了不影响自己潜心搞创作,多年来一直让家人经营,靠做出口艺术陶瓷生意赚钱,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自己长期探索瓷塑艺术需要的大量经费。
真功
林建全的瓷塑真功,是从他大量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他1986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师从周国桢、姚永康、欧阳世彬、何炳钦、陆军等名家大师,专业知识和雕塑基本功扎实。多年来,为了丰富艺术学养,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还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负有盛名的艺术馆、博物馆参观。他利用一切时机从古今名家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感悟真谛。他印象较深的是在大学期间,别的同学床头张贴的是世界名画或者当红明星肖像,他的床头却“不合时宜”地挂着何朝宗的瓷塑《渡海观音》图像,每天潜心面对,细细领悟,以至于只要一合上眼,这尊瓷塑的优美形态,传神表情,衣褶的韵律,海浪的翻卷,甚至每组头发和身上的饰物都会在脑海中一一浮现。工作后他又心摹而手追,找来不同角度的图片,反复临摹。他最近完成的临摹作品(前后历时近30年)《渡海观音》(见图1)不仅与何朝宗的原作形神酷似,并且原作观音中的那种不可言说的微笑表情,其中透出的内心智慧和超尘风采,均得到出神入化的再现。难怪国内一家富有实力的收藏机构不惜以重金购藏这件摹品。
林建全临摹何朝宗的瓷塑《渡海观音》,几可乱真
20多年来, “瓷塑狂人”林建全共做过多少瓷塑?没有谁算过,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他的工作室不是一间,不是一层楼,而是一栋四层楼,每层都有许多间;他的作品不是一件一件出炉,而是一批接一批,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涌出!而无论是成批还是成系列,都是一件一件靠自己手工做出来的,而非复制成型。比如,他做的《世界近200幅名人肖像浮雕》系列,光听这名称就让人瞠目!200位名人,200张不同面孔,都是人们熟知的,怎么可能复制?还有《十大元帅浮雕》系列、《伟人毛泽东》系列、《开心弥勒佛》系列等等,每个系列一做就是十件、几十件、上百件!这不但需要精准的造型功力,需要掌握各种复杂的工艺技术,还要速度!他的“痴”和“狂” 也体现在这成批成系列产出的速度上。又如,被称为“马痴”的他给我们打开了一个专门存放瓷塑马的陈列室,映入眼帘的,是几十种神态飞扬的“白瓷马”,每一匹(或每一组)的造型动态都各不相同!这显然不是同一模件能够复制出来的!
但凡了解瓷塑的人都知道,由于瓷器要经过一千多度高温的烧炼,最高温时的瓷胎会呈现一种熔融状态,如果胎体重心不稳,烧炼中极容易变形甚至瘫倒成为废品,因此瓷塑的底部从工艺角度讲,应该越敦实越好。尤其对马的四条细长腿,瓷塑家都会尽量避免如实塑造。难能可贵的是,林建全总是做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想别人没想到的招。他创作的瓷马几乎每匹都四蹄飞扬----四只翻飞的马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站立得稳稳当当!如图“马踏飞燕”(见图),原文物是一件青铜器,青铜质材单腿曲立当然就没有工艺难度,何况不经火烧。而这件瓷塑“马踏飞燕”,造型精准不说,居然靠着一条细而弯曲的腿撑住了马的硕大身体,并经过千度以上高温火的洗礼而毫无失重感,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问他用什么绝招,他说自己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失败轮回,耗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经常是好不容易想出一法,一试却败,而后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直至成功……
真个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的创作赋予作品以生命,同时又从作品中汲取力量。“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句由科学家伽利略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成了他的座右铭。他原本就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从小天生比别人多一份好奇心,凡遇感兴趣事喜欢盘根究底。历经几十年的瓷塑创研,他觉得对瓷塑的技艺已然烂熟于心,已不能激起更多兴趣,必须开拓事业新领域,攀登工艺新高峰,把别人做不到的拿下,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变成可能,那样才觉得够劲。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使他不断攻关履险,佳作迭出。他在挑战瓷塑的极限中获得自由,又在瓷塑创作的乐趣中享受人生。也给人类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财富。他的许多作品获得国家或省级奖励,有的被国内外要人和名流购藏。为广大瓷塑爱好者所钟情。
真魂
写诗讲究“诗眼”,做瓷塑讲究“摄魂”,一件高水平的瓷塑,不仅材质美,工艺精,更要创意新,才算是抓住了瓷塑之精髓。郑板桥在同代画友黄慎的画上题过一首诗,其中两句:“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象有真魂。”这个真魂,即指艺术的精神内涵。瓷塑与画画同理,艺术家想要表达物象之“真相”不易,想要抓住物象之“真魂”更难,真魂,即是心灵的力量,精神的高度。
仍然以马为例,马的真魂是什么?在林建全的瓷马上我看到,马的速度和雄性本质,即是马的真魂。艺术家无论画马还是塑马,作品中看不到马的速度或动感,那是一匹缺乏生命力的病马。而一匹烈马,即使被拴住,它的四蹄、鬃毛、眼神、耳朵乃至鼻息,传递的信息都应该是不安分的。再者,马虽然也分雌雄,但它的“雄性本质”是其真魂,即是曹孟德说的四字:“志在千里”。否则你无法理解古今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马?它寄寓的是人类对未来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希望。林建全创作的近百件瓷马,突出的共同点就是十分精准地塑造出了马的真魂,我甚至有理由认为,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位具有马的性格、具有“马的速度和雄性本质”的瓷塑艺术家。
德化瓷塑,自何朝宗始,作品造型形态优美、衣褶组合富有韵律和节奏,仿佛行云流水,动静得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美感,同时又以着意塑造人物的精神内涵为能。林建全不仅很好地继承了何朝宗瓷塑的优秀传统,并且注重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理念相融会,塑造出不少具有现代人文价值和审美情趣的作品,从而实现了对德化传统瓷塑的丰富和突破。他创作的《世界名人肖像浮雕》《十大元帅浮雕》《伟人毛泽东塑像》等系列作品,不仅形准(都做得很像),并且让人能感觉出不同名人的不同精神“气场”:睿智幽默的爱因斯坦、犀利深刻的托尔斯泰、不屈不挠的贝多芬、淡定自信的居里夫人......既见“真象”,又显真魂,俱各恰到好处。而我最欣赏的作品是浮雕《伏尔泰》。
这位被雨果赞誉为“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的18世纪“法兰西思想之父”,具有温情智者和勇猛斗士的双重性格。显然,林建全在塑造这位思想泰斗之前对之有过相当的了解,他塑造了伏尔泰那“经典的微笑”,“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微笑,就是伏尔泰” (雨果)。他微笑的眉眼间透着温情与大爱,嘴角又显出几分坚毅与嘲弄的神情,准确地表现了伏尔泰“用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的丰富精神内涵。
喜欢琢磨的林建全说他最近又开发了新的作品,他将之命名为“手把艺术瓷”,亦即开发出一种可以捧或握在手上把玩的艺术瓷塑,《开心弥勒》(见图)系列就是这类新尝试之一。
他的“手把艺术瓷”的开发理念是:现代人工作忙,生存压力大,人人都需要并喜欢能带来身心愉悦的把玩小品,而《开心弥勒》正好能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首先,弥勒佛豁达,超脱,大肚能容、开口便笑,能让人相见愉悦,身心放松;其次,弥勒佛融汇福、禄、寿、喜诸多意蕴,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生活期望;而用独具魅力的德化白瓷将之塑造得一团和气,则捧在手上沉旬旬的(接近实心)可玩,放于台案能自在摇晃;此外,白瓷若不上釉则具一定吸水率,可洒上香水增其味,若放微波炉里转一两分钟,又可添其温。你看,一件小小瓷艺品,能捧着暖,摸着滑,摇着动,闻着香,还令人可赏,可乐,可思,可悟,谁会不喜欢呢?
艺术创作离不开真情,创作意图的实现离不开真功,而能激起观者的共鸣甚至震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更需要体现真魂。这是我从林建全瓷塑艺术的欣赏中得出的三点启示。他在瓷塑创作的自发与自觉之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融洽自然,依乎天机,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令人钦敬。相信他今后的瓷塑艺术将更加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