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开会频频走神,且都与苹果公司新近推出的平板电脑Ipad有关。
有一次正在提案过程中,坐在对面的客户公司的董事长发言时拿起了一款小巧、轻薄的Ipad,这立马让这位向来不苟言笑、略显拘谨的老兄平添了几分时尚活力,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几乎在这一瞬间就被改变;当日晚间,我居然做了一连串关于平板电脑奇形怪状的梦。开了这么多会,现场出现过的美女都没引发过如此效应,一款平板电脑居然做到了。
Ipad的注意力干扰效应并未就此结束。隔两天一家企业的战略发布会,台上的主人正在致辞,看到身边某网络媒体高管X君的桌上摆着一台轻巧的Ipad,顾不得失礼于台上发言的主人,我自顾拿起这台Ipad把玩起来,不时还低声向X君请教如何操作、使用;虽然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心怀对台上发言人的歉意。
Ipad之酷炫与抓眼球,会顺带让其使用者成为公众场合的焦点;当然,它更有其他产品不可比拟的“附加值”,就像一件时尚范十足的外衣,让其主人的形象改观、人气指数大增。
但是平板电脑毕竟不像手表,其实用功能应该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戴了名表的人来说,谁又愿意随身携带这么一件大规模注意力干扰武器——虽然它能让自己看起来更时尚。
就实用性而言,与传统台式机相比,Ipad失分不少,评论家对此也诟病不少,甚至有人以大号Iphone的比喻来揶揄苹果公司。事实上,购买Ipad的人大多也是Iphone的忠实用户。为什么这么多有电脑且使用Iphone的消费者,还会去买一款平板电脑,仅仅是为了赶时髦么?
我也应该算是这一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在与那些用户讨论并认真分析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Ipad并不适合我这样经常写文章的人——对于经常处理文档的人而言,一台传统的台式机或者手提电脑更具实用性:已经习惯了键盘输入的我,用Ipad那超酷的触摸屏输入总觉得不够畅快;但世间还有很多人只是需要上网看看信息,顺带收发一下邮件,尤其是相对成功的商界高层管理人员有几个还会用电脑写东西呢?用手指比划比划就解决问题最符合他们的形象。而对于那些爱玩游戏的新新人类而言,Ipad电池的续航能力与触屏操作也是相当的给力。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一台机器如果不能满足文档处理的多方面要求,那就算不上电脑,Ipad则颠覆了这种传统的认知——它不惜牺牲一些可有可无的功能并放弃一部分市场,在此基础上针对目标人群的核心需求将体验做足。简单一点说,苹果的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体验经济的精神。
在这一点上,连目标人群都没意识到原来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台电脑;苹果公司这种出乎意外的洞察与体贴,让他们成为自己死忠的“粉丝”,并从他们身上持续地赚取丰厚的利润。
这一发现,让我对苹果公司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家公司从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习性中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并大胆做出改变。开创了汽车工业时代的亨利•福特说:“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那些相信市调的公司绝对不会开发出Ipad这种产品;相反,他们会用市调结果来攻击苹果公司。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这就是苹果。正是这一点,让市场近年来对其连呼万岁,该公司的市值也开始跑到IT霸主微软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