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秋的大花篮为他奠定了陶艺界的地位。
“谁想穷,烧红釉。”这是陶瓷行业中流传的一句话。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在众多色彩斑斓的瓷器中,红釉瓷一直是稀缺品。皆因红色釉不耐高温,烧制非常困难,有“千窑一宝,十窑九不成”之说。
然而,农民蔡光秋偏偏就与这一千古难题杠上了,而且,野心还不小,他想要实现批量生产红釉。
没人能料到,他真的做到了。而今,他已有多件红釉作品被中南海收藏,其中两件大作还创造了两项世界之最。
不甘平庸的种子
1953年,蔡光秋出生在枫溪蔡陇村的一户普通家庭。他说,在过去的58年人生中,饱尝艰辛,“农工商学兵,我每一行都干过!”
小时候,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蔡光秋只读了小学。之后,他留在家里种田、放牛。因为聪明能干,17岁的他被推选进当地的陶瓷厂学艺。
一年后,一心上进的他放弃陶艺,毅然跑去当兵。在部队,他经历了各种锻炼,造就了不屈不饶的意志。6年后,他回到村里,一边挑起村干部的重担,一边又重拾当年半途而废的陶艺。
改革开放后,当地陶瓷业热闹起来,不甘寂寞的蔡光秋决定单干。虽然有制陶的底子,可在枫溪这个能手云集的地方,蔡光秋的竞争力有限。连续几年,他发展得并不太顺利。
他知道,在这行,平庸就等于失败,他必须找出一条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的路子。
千古难题踩脚下
那时候,枫溪有不少人尝试烧制红釉。但由于高温大红釉对烧成条件极为敏感,质量不稳定,成品率较低,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实验者通通以失败告终。“有的人还因此破家!所以才有了‘谁想穷,烧红釉’的说法。”
蔡光秋却从中看到了机会,“谁能烧出红釉,谁就能发达。”
自小凡事争第一他认为,“越有难度,越有突围的机会。”红釉在我国历代都是名贵珍品,人们用“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是红釉的一种)”来形容红釉的价值。但烧制红釉一直是一道千古难题,更是历代能工巧匠们的梦想。
蔡光秋决心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摸索,无数次失败,2002年,蔡光秋终于掌握了红釉的烧制技术,并在此后逐渐完善。虽然技术还不稳定,但红釉的成品量较之前已大大提升。“以往红釉无价,现在几百元就能买到一件红釉瓷了。”
创制盛世极品
此后,蔡光秋没有停住红釉研制的脚步,在成功试制出高温红釉陶瓷的基础上,他结合潮州的一些本土工艺,制作出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红釉作品,更有红釉宫灯等多件作品被收藏在中南海。
2005年,蔡光秋第一个大型作品出炉,那是一个直径108厘米、缸壁厚约1.5厘米、重为140多公斤的“红釉大瓷缸”,被认为是高温陶瓷大红颜色釉中的极品。
“历经三年时间,从设计、原料精加工、配方、成型等各道工序进行反复试制才完成的创作,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最大瓷缸。”蔡光秋介绍。
2007年,蔡光秋另一件作品再次引起轰动。由他设计,联合7名工艺师历时一年多创作而成的一品红釉“盛世瓷花篮”——花篮实体高1.8米、宽1.18米,为六角六边形,篮体采用三层镂空寄花的方式,篮面花卉近千朵,连同瓷链、镂空陶瓷灯笼以及雕通圆瓷片等组成的陶瓷挂件,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蔡光秋再次刷新了世界之最的纪录。据了解,此花篮价值上百万元。
这些作品为蔡光秋在陶瓷行业争得一席之地。回想成功历程,他说,只要敢想敢做,就有成功的机会。“谁能想到,农民蔡光秋会成为今日的陶瓷艺术大师。我不过是小学学历,却有陶瓷学院欲聘我做客座教授,我凭的就是一手过硬的技艺!”(记者 苏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