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首页  | 经营管理 | 营销专题 | 人际沟通 | 创业天地 | 网商 | 职场生涯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营销管理>>创业天地>>|
业内人士齐探讨 电影市场理性投资之道

发布:2011-6-17 9:36:44  来源: 中国电影网 [字体: ]

  近日出台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对2011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如下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接下来的5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打破垄断格局,形成多元发展局面;电影院的建设将进一步向地级、县级城市发展……

  但是,中国电影高增长下也潜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比如投资回报渠道单一、投资环境恶化、产业链整合尚欠火候等都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性问题。本期创业圈邀请了电影行业内的权威人士聚焦这些话题,共同探讨电影产业投资回归理性的应对之策。

  电影投资灭“虚火”需多管齐下

  焦点一: 投资回报渠道单一

  问题:与好莱坞影片的产值构成相比,中国电影的赚钱方式过于单一,仅票房收入就占到电影产值的90%,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只有1/5.另外,在500部电影中,实现盈利的影片不超过两成。

  支招:通过票房拿回投资并不容易,因此一定要作好对投资回报的精算。除票房收入外,其实还有网络播映权、音像制品、海外发行及电视台播出等多个渠道,电影投资回报渠道应该逐渐丰富起来。

  王大勇:中国电影投资回报单一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个特征。目前的观众还是以影院为主来消费影片,网络上的付费习惯还没有形成,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也导致衍生品有产品无市场。对于这种现实情况,电影投资方必须要对投资回报进行精算,以票房、网络版权和电视版权三大收入为主体确定投资风险线,并以收入定投入。

  此外,电影后产品的开发也是实现电影投资回报多元化的一种探索。所谓电影后产品的开发指的是对出现于某部影片或与某部影片相关的人物形象、名称和事件进行相关商品的生产、发行、销售或其他各种形式的开发,它可以渗透到其他媒体行业(如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音像、图书出版行业、广告业、玩具、服装、旅游以及相关的商业领域等诸多行业,从这些渠道带来的利润往往会几倍于电影票房收入。

  高军:我对投资电影的经验总结为48个字:即性价比高、题材稳定、市场稀缺、杜绝跟风、市场论证、甄选伙伴、紧缩开支、市销对路、把握档期、宣传到位、控制成本、颗粒归仓。也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即“内容取胜、渠道为王”。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有能力开发多种投资回报渠道是电影生存的命脉。另外,近年来出现的银行对电影产业的介入,无疑对电影产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制片公司可以通过版权资产来做抵押,然后银行放款。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不仅能有效的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还能规避风险。

  戢二卫:中国内地的影片受题材和受众所限,大多数根本无法走出国门,即使走出国门,票房成绩一般也不理想。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则会在商业大片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创作和进入更多的市场,一个原因是出于得奖的考虑,另一个原因是这类片子的投资回报率特别高。我以前在华纳工作过,华纳在西班牙、拉美、德国、法国,都有本地制作人员。比如说华纳日本,不光会参与到本土化的制作中,还会做第三方的发行,比如张艺谋的首部大片《英雄》就是华纳日本买的发行权。像华纳这样的大公司,正是通过多种渠道、盘根错节地向各个领域延伸,正说明:渠道多了,投资回报就会有保证。

  王冉:未来电影产业的竞争,将主要不是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之争,而是广电与电信之间以及它们对产业链的竞争。内容提供商处在产业链的源头,其位置相当有利,而坚持内容为王,并不是说渠道没有价值。事实上,没有内容支撑的渠道和没有渠道传送的内容都是白忙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就是:所有的内容提供商在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在想方设法地建立自己的渠道;而所有的渠道拥有者也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内容的大饼。事实上,殊路同归,大家都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来打通电影娱乐的整条产业链。

  焦点二:热钱盲目进入恶化投资环境

  问题:近年来,房地产商、煤老板等纷纷扎堆进入电影产业,电影投资正处于非理性的亢奋状态。但与之伴随的是:热钱的盲目投资不仅违背了商业规律,投资环境也在随之恶化,从而造就了虚假繁荣的现象,电影生存压力过大导致电影行业隐疾重重。

  支招:未来几年,好的电影主要还是靠大制作,即未来的“大电影”,还主要是靠大片来拉动的。而这些大片会越来越集中在几家一线电影公司手里,因此规模集中化是电影投资的一大趋势。

  高军:许多不懂电影产业内部运行规律的投资者,并不了解电影文化产业,只是怀着盲目的热情进来,但往往又被自己狠狠烫伤。据统计,2010年全年出产的526部影片的投资商,赚钱者不足20%.精明的商人在看到前人已有不少人尝到失败的滋味以后,开始对投资电影变得特别谨慎起来,预计2011年会比2010年的电影产量会减产不少,涌动的热钱也会渐渐退温。

  于东:导演、剧本加上演员,这三者是投资一部影片成败的关键。国内目前每年要上500部电影,可是知名导演,加上香港的导演,也就只有30个左右,还有不少导演已经被大集团垄断了,典型的如华谊和冯小刚。由于导演资源稀缺,投资者们可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多。同埋,也由于导演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许多成名导演永远不愁没片拍,特别是有的大导演会“绑架投资人”,从而不断追加投资。对于投资人来说,应对的办法只有稀释股份,大家共同来承担风险,但这其实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悖论。对于盲目进入的热钱来说,因其具有强烈的定向性以及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因此其实这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甚至对成熟团队或类型片的盲目追求,会直接导致投资链条的恶性崩溃,这其实是极不健康的一种产业现象。

  王大勇:热钱对电影行业最大的损害是:盲目追捧成熟导演和类型影片,从而间接地抬高了制片成本。热钱追逐的是短期盈利目标,因此他们往往会只投资于成熟导演和目前看似有保障的古装动作类型片,形成了“大演员 大制作 老套路故事”这一最为常见的投资组合模式。然而,过多的雷同,必将使观众对热钱电影失去了兴趣。同时,回避创新,又会使有才华的年轻导演失去上升的空间。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必须要依靠来自于市场的教训。预计到明年年中,肯定会有几部热钱电影经历失败的命运。事实上,《新倩女幽魂》和《关云长》的市场表现已经引起了很多制作人的反思。

  王冉: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鱼龙混杂,以2010年为例,500多部的制作,但真正进入院线有档期安排的电影也就100多部,这其实意味着大量的电影会直接变成母带,在其他媒体渠道进行播放,而有些电影则甚至连新媒体的渠道都没有进入。现在大量游资的进入,不仅哄抬了物价,而且整体制作水平也没有跟上。我的观点是:在未来几年,好的电影主要还是靠大制作,即未来的“大电影”,还主要是靠大片来拉动的的。但是,这些大片会越来越集中在几家一线电影公司手里,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上,80%以上的国产片票房会来自五六家大公司,这种规模集中化的趋势会愈加明显。

  焦点三:产业链整合尚欠火候

  问题:消费市场升级,正在引发中国电影工业的产业升级。从影片的制作、投资环境、票房收入到新院线的建立,产业链整合尚处于雏形期且后劲不足。

  支招:电影投资讲究提早进入,并且要尽量压缩投资方的数量。除了沿着产业链纵向的扩张和整合外,电影机构也需要通过横向扩张来完善产业链。

  王大勇:“投资”、“发行”、“影院”是电影产业的三个热词。但是,电影产业链条的内涵却远不止于此,还包括电影制作、电影制作服务(包括前期器材租赁、后期胶片冲印、声音与特效等)、电影营销服务(包括电影发行、营销物料制作、营销传播等)、艺人经纪、电影广告等在内。然而,国内至今还没有一家电影集团能够涵盖所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事实上,电影行业投资风险极大,全产业链的整合是有助于降低风险的。目前产业链整合其实不缺资金,不缺意识,缺的是人才,尤其缺的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金融财务方向的专业人才。

  于东:博纳是做发行起家的,一年要发行多部电影,拥有良好发行渠道,同时我们又牵头做投资方,积极向上游发展。比如在2009年,我们曾主投了《十月围城》,而几大广电集团也纷纷加入,我们做发行,各大广电集团做当地宣传,这其实正是整合行业综合力量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博纳影业来说,作为一个集制作、发行与院线经营,以及广告和艺人经纪等综合性业务的影业集团,其特长和优势正是贯穿了电影业的上、中、下游,所以能够自如地调动各个环节。

  我们多年的产业链经验表明:电影投资讲究提早进入,并且要尽量压缩投资方的数量,就像与股票市场上的庄家合作一样。就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除了沿着产业链纵向的扩张和整合外,电影机构的横向扩张同样未曾停止过脚步。在我看来,一些跨全国、控制整条产业链的托拉斯正在国内形成。

  高军:由新影联院线牵头组建的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公司,就是由5家涉足不同领域的公司投资建成的,这个股份制组合很适合今后电影投资市场化的操作。比如,新影联是以院线起家的,这就保证了电影拍成后有自己的放映影院,时代鸿讯和盛唐文化集团则负责以后电影衍生品和手机电影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渠道;而北广传媒广告公司的优势是开发电影直接和相关的广告业务;紫禁城三联公司则有着多年的发行经验,负责电影向全国的发行工作。

  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投资公司与以往公司的不同,是一个在组建之初就按照制、发、放等多配置、集社会投资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我们的电影终端产品不仅是影院票房,还有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电影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电影进入电视的电影频道播放等。

  戢二卫:目前各大影视公司都在与国际接轨,试图在流程和管理上更国际化,因此开设专门的制作部门,设立制作总监等,但是这套体系仍不够先进。反观好莱坞的作法,他们通常会把制作承包给外包制作公司,只会留一个专业人士进行剧本评估,并和导演、编剧共同研发完善这个项目,直到电影可以在最恰当的时期、内容成熟的时候再拍摄。相比之下,国内目前的作法还是比较简单粗糙的。比中好莱坞会用几年甚至十年时间来完善剧本,并不断有新编剧进行修改,甚至会细化到用什么演员、档期、拍摄环境等,但目前国内的热钱只顾着投资给电影制作,往往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的投入与培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建立和完善全产业链的必要性。

  让市场说话

  中国电影投资的热钱时代已经到来。有调查数据显示,在2010年9月、10月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市面上投资电影的公司机构就有200多家,规模基本相当于往年中国电影整年的投资主体总数。

  然而,没有任何资源背景的资本,并不是目前电影制作者所在意或选择的资金。事实上,炒作电影远比炒房要复杂许多,媒体集团或者院线必然会选择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及其制造者们,这是最直接的逻辑,也是资本的理性选择。但这种理性的选择,会收获理性与良性的未来结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热钱在中国电影行业碰得头破血流的惨状背后,是国内电影投资行业的不成熟、以及配套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据了解,中国影视基金成立和生存时间最长的不过两年多,虽然近两年陆续有一些电影专项基金以及关注电影行业的基金出现,但具体到基金运作的层面,却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另外,配套的金融服务,比如收账公司、法律顾问等并没有跟随热钱流入的脚步进入电影行业;同时,原本可以降低电影投资风险系数的担保公司等,在国内也基本上是无迹可寻。

  从降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说,产业链的整合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影投资风险,现在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在着手做产业链整合方面的尝试了。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家电影集团能够涵盖所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未来3到5年,中国电影将会经历一个跑马圈地的洗牌过程。对于大量热钱涌入、项目纷杂的现状,星美传媒董事长覃宏认为,在电影投资泡沫化的过程中,一定有个幻灭的过程。什么公司能沉淀下来?让市场说话,自然会梳理,最终沉淀下来的必然是专业性的公司。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类热点  
营销专题  
创业天地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