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年第三季度,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正式开始了职场生涯。专家提醒,在走出校园、进入职场的关键时刻,毕业生要特别注意与合同、档案、户籍等相关的问题,不要因急于就业而草草对待,使日后工作和生活处于被动。
就业协议不等于劳动合同
专家指出,目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应在就业报到证规定的期限内,凭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报到证原件到就业单位报到。需要注意的是,除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外,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后,应在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或聘用合同,双方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计入合同期限内。
佛山赢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海多年来一直在指导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他指出,企事业单位与雇员签订的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不同,毕业生要注意识别。他介绍,就业协议仅仅是确立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则更进一步确立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才能更好地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千万不要认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万事大吉,应注意报到后及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选择“人才派遣”要慎重
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上有专业的人才派遣机构专门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搭建就业的沟通桥梁,这对供求双方而言都是好事一桩。“对于人才派遣这种方式,建议毕业生要多作详细了解。”佛山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邓桂雄表示,人才派遣是指由人才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进行劳务,而劳动合同关系则存在于人才派遣机构与劳动者之间,派遣机构负责劳动者的管理、薪资、劳动合同等。
“由于并不属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劳动者可能会发现在某些福利待遇上与正式员工有所差异。”邓桂雄建议如果应届毕业生需要落实单位,最好先对劳务派遣的方式做充分理解后再选择。如果确实要选择人才派遣方式,也要选择正规、合法且有品牌和影响力的人才派遣机构。
在签订劳动合同方面,专家提醒,不同的人才派遣有不同的合作方式,以薪水发放为例,有的是用人单位直接发放,有的是人才派遣机构发放;购买各种的保险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毕业生在签订合同前要看清楚细则。
尽早落实档案、户籍
专家表示,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不再延期保存毕业生档案,因此毕业生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如果该用人单位有接转档案的权限,要尽快按单位人事部门的要求,将档案存放在本单位;如果用人单位属民营、外企等没有人事档案接转权限的,则要按单位要求将档案存放在指定的人才服务机构;如果用人单位未对档案作出明确规定,一定要将档案存放在有影响力的人才服务中心,而不要将其存在自己家里,更不能私自拆开。
此外,高校毕业生如果已经按规定办理报到的,应尽早到相关部门办理落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