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企业最困难时期,还是在2010年以来出现的“用工荒”中,都没有一名员工离开企业。如此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如何形成?
无论是村民们生活日渐富足的变化中,还是群众主动为公司打扫卫生的细微举动上,都透露出和睦的信息。如此坚定的村企共同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
答案就在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党委的每一次努力之中。
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是广东新中源集团于2001年在夹江县投资兴建的一家现代化陶瓷生产企业,2005年12月成立党委至今,已由最初的16名党员发展到162名,建立了7个党支部。正是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企业产值和效益年年递增,当地村民也过上了好日子。
党员身份亮起
激发团队生机活力
成立“党员议事会”,提出质量、安全、内务管理建议30多条,5个专题调研成果被公司采用;组建8个“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和“节能降耗小组”,完成了50多个课题和130多项技术革新,每年直接经济效益2200多万元,节约支出700多万元。仅第七党支部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完成的抛光工艺革新一项,就为企业带来效益680万元。
这些成绩,彰显着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骨干、把生产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的党员培养成公司领导干部,每年发展中高层领导和业务骨干党员近30名。如今,62名管理者中有33名入了党。
自2005年坚持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情况纳入党员年度民主评议;佩戴党徽,公开党员岗位信息;先后命名了146个党员示范岗、7个示范车间……党员身份亮起来了,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了更大作用。
企业文化建起
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向重灾区捐款50万元的基础上,公司党委迅速组织12名党员赶赴重灾区抗震救灾,还拿出46万元专项资金资助60名员工家庭灾后重建。
深情,感染着每一位员工,和谐的企业文化造就了企业凝聚力。
“爱岗、爱企、爱民”的理念,也伴随着公司党委的一系列举措而深入人心。搭建起“党工联系”平台,党员定向联系2名以上员工,交心谈心,给予帮扶;团结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公司扶贫解困、协调化解劳资纠纷,定期举办文体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和谐班组”、“和谐家庭”,开展岗位技术比武大赛,评选表彰“岗位标兵”、“技能冠军”,激励员工学业务比技能。
“和谐的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凝心聚力、持续发展的基石。”公司党委书记王成永说。
村企对子结起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党委与驻地星和村党支部开展“村企结对、共建和谐”活动,解决当地就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公司先后吸纳800多名本地劳动力进厂务工,出资20余万元用于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扶助基金,每年为该村37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总共已逾百万元。农忙时节,公司党委组织的5支 “义务助农志愿服务队”来到田间地头;开学前夕,公司党委组织捐款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逢年过节,公司党委带着粮油食品走进家庭困难的农户家中慰问……
“星和村从原先的落后村变为了现在的先进村,我们富裕起来了。”当地群众表示。
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成永:
在企业与当地群众之间,公司党委起到的是桥梁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获得长效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增强。公司党委致力于为企业与当地提供交流沟通的渠道,双方和谐共存,彼此支持与促进,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