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晨和她的手工陶艺
商业和艺术,这终究是两个相对立的理念。多少年来,商业的高歌猛进和艺术的蓬勃发展,使同一类东西的工业制造和手工制作之间,形成了对立的态势,在陶艺这门国粹技艺上更加明显。是为了追求利益用更多的现代化手段来扩大生产?还是为了追求艺术把手工技艺发挥到极致?在与“海上青花”主人的一席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了手工陶艺家在当前情况下的一些心境。
碰撞,传统生产与现代艺术
“海上青花”的主人海晨就是在1992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之前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的是设计师而不是艺术家,学成之后各自回去利用现成的流水线从事生产。也就是说,这里培养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设计师,这里的学生都是现代经济形势下的产物,按理说,海晨这种搞艺术的人不在他们的招生范围里。
但是从那一年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新开设了“现代陶艺”这个课程——在陶艺高度成熟的时候,在后工业时代来临之际,陶瓷终于准备从大规模生产的状况中,从古典陶瓷艺术的思想笼罩下,杀出一条现代艺术之路,手工陶艺的萌芽开始产生。就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海晨才得以进入学校,接触到更为专业的陶艺技术。
在学校里,未来的设计师们为了现实利益而学习,毕业后扮演着工匠的角色,艺术家们则为了积累艺术创作的基础技能。传统生产和现代陶艺从开学的那一天就开始了碰撞,当这批学生学成之时,理念上的差异就会有更大反差,有人会为了艺术冲破传统制造的束缚,去投身于创作,更多的人却会因为现实原因而妥协,做一个本分的工匠。
抉择,学院派与个人陶艺家
在陶艺的领域,个人陶艺家的存在无可厚非,但是个人作坊的存在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制陶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原料准备、上釉技术、成形工艺、烧制技术,这些环节并非一个人可以完成,比如烧制这个环节,即便是大型的作坊,也会合并到一个窑炉来烧,以减少成本。
学校毕业后,其他同学都回到各个的陶瓷产地,唯独海晨留在了学校里,利用学校工作室的条件,继续做着她的陶艺。那时候她的目标十分明确:只做艺术品,不做器皿,要填补中国陶瓷大国在陶瓷艺术上的空白。
很快,海晨和另两位陶艺家的第一次展览就举行了,北京地坛公园那次“陆地晾陶”的展览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在普通的北京百姓人看来,这次展览更像是一群人在摆瓷器地摊,跟潘家园一般无二,但是在当时国内的圈子里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学校的瓷窑里闭门造车显然是不够的,海晨毅然离开学校,周游全国的瓷窑,选择成为一个真正的个人陶艺家。随后,海晨来到了法国,本来想在这里的学校继续深造,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跟着当地的艺术家们一起做就可以了——参与到法国艺术家们手工制陶的整个过程中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开创,青花瓷与上海滩
中国的陶瓷设计师们并不需要迈出国门,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就足以在工厂里做出唯美的实用瓷器。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家们却需要走出去,去感受世界各地融合了制陶的艺术理念,去见识手工技法的领先水平,最后,他们还是要回到中国,因为只有在陶瓷的故乡,他们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还跟原料有关。比如景德镇的瓷土,石英含量很高,可以烧至1330度,而国外好的瓷土烧到1250度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想把自己的艺术观注入到顶级的瓷器中去,只有回到故土来实地操作。
海晨从法国回来,跟随一些大师学了很多,也在景德镇看了很多。1999年她在景德镇开始了自己的陶瓷事业,并把方向定在了青花瓷上,在她的作品成熟后,于北京的日坛公园举办了第一次个展“蓝调”。
上海的“海上青花”是海晨的艺术品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这个毗邻外滩的小店,身处东方国际化都市里最有西方气质的地段,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人路过,当他们踏入这里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高级手工艺术的完美结合。
展望,土与火的明天
手工制陶与传统的作坊制陶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手工陶瓷是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是带着艺术的头脑和激情去创作的,这些作品都有自己独立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手工陶瓷可以通过一些进口的小机器进行随意的变形,令它们不致成为千篇一律的餐具、容器或者纪念品。
在国外,陶艺一直有手工和机器之分,机器制陶用来生产旅游纪念品,手工制陶分为艺术品和自己把玩的小工艺品。在欧洲、日本的一些地方,即便是家庭主妇,也能做出一些属于自己的陶瓷品来。因为他们拥有一些小型的制陶机器和小型的烧制机器,这些东西正是如今中国个人陶艺家们所缺少的,并且购买的价格不菲。虽然国内现在也开始研制生产这类机器,但是短期内从质量上与国外成熟的产品还是有差距的。
传统的作坊对于瓷土的种类和剂量有着很严格的控制,但是手工制陶就可以比较随性,用不同的瓷土混合,还做出不同质感、不同色彩浓度的作品,艺术家有充分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进行他们的实验。比如青花瓷,它的颜色可以通过控制瓷土中铁的含量来调节深浅,一块磁铁就可以做到了。
青花瓷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瓷器,蓝色的水墨意境,最能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和处世态度,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喜爱中国艺术的外国人,会能感到亲近、理解。所以,青花瓷的手工作品,最能让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创作技能,以为它已经是属于世界的艺术品。
手工陶瓷并不需要去赶时间,艺术家的成熟是可以等待的。不过,手工陶艺家们所拿到的原材料品质却很不稳定,随着瓷土价格的上涨,土商们会以次充好。瓷土的的质量,只有在瓷器被烧制出来后才能看得出,所以一批手工瓷器因为瓷土的质量而前功尽弃是很让人痛心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手工制陶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手工陶瓷的成品会降低,相对成本就变高了,这些都是一个手工陶艺家必须面对的现实。
手工陶艺存在不少难度,但是艺术家们总是乐观的,这门艺术也慢慢地为人们所接受。起初手工陶艺品商店的客人都是外国人,即便是有中国人来购买陶瓷,也是“作为礼物送给外国老板”,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进这里为自己购买艺术品,甚至有不少年轻人,将手工陶瓷作为礼物送给长辈。这门泥土与火焰的艺术,通过中国艺术家的努力,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内心。
中国的陶瓷产量虽然占据了世界陶瓷产量的大半江山,但是如今世界市场上出现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却少得可怜。手工陶艺在中国是一门属于明天的艺术,因为它还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晨本人也将艺术与实用品进行了结合,受到了好评。在她景德镇的基地里,她也为手工陶艺做着努力:给老师傅最好的待遇,给年轻人最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