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壶”
中国瓷器是古代对外贸易的货物之一,早在唐代就已输出到国外。它们给世界带去了中国文明的实物标本,传播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内涵。2006年,在伦敦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对18世纪的粉彩描金鱼形汤盆以62.4万英镑的高价成交(人民币约810万元),创造了当时外销瓷的拍卖纪录。
由于外销瓷器长期以出口为主,在国内市场则处于较边缘化的地位。可随着近几年国际文化的广泛交流和人们对瓷器认识的逐步提高,外销瓷的价值潜力正在日益被发掘出来。
征服世界的外销瓷
演绎千载文明史
16世纪中国和欧洲贸易往来的航线开辟之后,中国工艺风格在欧洲引起了一场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革命。纤美淡雅的中国瓷器成为法国洛可可艺术的源泉,同时中国也吸收了欧洲的素描和铜版画的技法。珐琅彩瓷的烧成与绘瓷技术的发展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大例证。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胡雁溪曾介绍,当欧洲人最先倾倒于中国外销瓷的物质品质后,更逐渐被它的精神内涵所折服。明末清初开始,随着中国瓷器输入欧洲,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也逐渐对欧洲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外销瓷是17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陶瓷艺术的巅峰。
历史上,中国瓷器早在唐朝经丝绸之路流传到非洲、阿拉伯国家。唐代初期我国的瓷器对外关系开始转变为“商品”的性质。在瓷器大量外销之前主要是以唐代最著名的邢窑和越窑为内容。唐五代时期开辟了海上运输航线后,我国的瓷器进入了大量外销时期。
宋、元时期青白釉瓷主要行销东南亚,龙泉窑销往日本、朝鲜、菲律宾、土耳其等国家。明末,外销瓷则通过葡萄牙人大量销往欧洲及日本、东南亚。1498年葡萄牙贵族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开通了东西海路,此后,中国货物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外销瓷历史被挖掘
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近几年瓷器价值认识受市场影响,以明清瓷为主明清官窑为重。而高古瓷和部分地方窑口瓷器市场还未真正兴起。我国长达千年的外销瓷中包含了我国南北方大量窑口出产的瓷器。其中不乏人们熟知的各大民窑瓷,也有至今鲜为人知的外销瓷品种。如广东最早期外销瓷梅县窑、中国青花瓷之乡大埔出产的大埔窑等。这些瓷器不仅创造了外销瓷史上的神话,更是一段段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例如有观点认为广东梅县华侨史应是随着梅县窑外销的诞生而开始的。商人借经营外销瓷之机,出外谋求发展。这些出国经销瓷器并留在当地的梅县人,可能成为了我国第一代华侨。
故宫博物院瓷器专家冯小琦介绍, 当时的中国瓷器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十分畅销,处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已把上等的中国瓷器作为财富的象征。因而外销欧洲瓷器的数量惊人,据国外资料统计,大约有数千万件。主要见于各国博物馆、古董店、私人收藏、沉船打捞等。入宋以后,我国外销产地逐渐从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内地的长沙窑、定窑等退出了外销历史的舞台,大量的外销瓷生产,由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的瓷窑承担了,品种主要有青瓷、彩瓷,包括青花、粉彩、广彩等,其器型和纹饰都极为丰富。这些外销瓷包含大量的信息,传达出的历史学术资料远比当时的官窑多。
在2010年首都博物馆举办中国清代外销瓷展览和研讨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对外销瓷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部主任王春城曾在会上提出,如何正确界定外销瓷的概念;外销瓷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有哪些;外销瓷有几个出口地和几种外销途径等问题以及外销瓷的时限等问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会上专家均表示外销瓷具有广阔的收藏投资前景,这一定会随着对外销瓷研究、宣传工作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凸显出来。
冯小琦表示,外销瓷是研究中国瓷器历史和中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但目前国内对其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也致使其在收藏投资领域未能真正兴起。外销瓷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相信随着外销瓷学术地位的提升,其一定会迎来收藏投资价值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