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黄卷,小小灯光氤氲出两千多年的文明和温暖。最早的灯长什么样子?省油灯又是怎么省油的?……6月20日,记者走近收藏灯具爱好者李峰,看他收藏的500多盏灯,了解战国至当代,关于灯的故事。
花1/3月工资收藏了第一盏灯
49岁的李峰,有一间特殊的工作室:整整两面墙上“栖息着”他悉心收藏的500多盏灯:战国灯具、唐黄釉“妇人灯”、明代冥器灯、“一路平安”鹿形灯,还有山西特有的老鼠偷油灯、天宝灯、鼓形灯……共400多个品种。“我收藏的第一盏灯可是花了‘大价钱’的。”李峰说,1985年前后,他上大学学美术,去河南石板岩山里写生,晚上出去玩时常伸手不见五指,便对灯渐生情感。
此后,他参加工作,在一次古服饰收集时,突然被瓶瓶罐罐的小东西吸引。“跟老乡们一聊,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灯,我顿时来了精神。”他说,“收藏这第一盏灯花了30元,那是我当时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家人知道这事后,没少数落他。
现实版省油灯其实靠水降温
“那人可不是省油的灯”,是一句戏言。李峰后来请教民俗方面的专家时,才知道他收藏的第一盏灯名叫省油灯。
李峰把玩着自己买入的第一盏省油灯,介绍着原理,“省油灯最早由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窑烧制,宋代时山西也有,是古代的节能环保灯。形状似碗,碗壁内部中空,设有夹层,夹层中注水,上层放油,点燃灯捻时,水可以降低灯体温度,减缓油料挥发,达到省油目的。”直到20世纪中期,省油灯仍很常见。宋代的陆游《斋居纪事》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灯是怎么演变来的?
“这个是陶豆或者豆,战国时期用来盛放食物的,其实就是盘子,灯就是从它演变而来的。”李峰指着一个有支柱的陶盘说。“灯与豆的差别在于支钉,陶盘中央有钉状突起的,便是灯,没有突起的便是豆。”
曾有人将灯定义为“用于照明的器具”。但李峰认为这种说法存在缺陷。他说,从古到今生活中用小碟、小碗点灯的实例很多,但不能算纯粹意义上的灯,也就是说豆不能算灯。否则,我国的灯具起源史将提前几千年。
总共投入了四五十万
“这个是‘文革’灯,上面刻着‘孟家用’,这是百姓中的手有余粮者去专门定制的。”李峰指着一个刻有“为人民服务”的陶瓷灯说,这是他收藏的灯具中,最年轻的;也是典型的山西地区百姓用灯,老百姓发自内心地赞扬社会、表达对党的感激。“我的灯里,最贵的是宋朝的多支灯,从重庆收来的,花了1万多;最便宜的是棋子灯,也就是最小的省油灯。”李峰说,算算20年间收藏灯的投资,大约在四五十万左右。
壁灯、吊灯、手电其实古代也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壁灯、吊灯、手电是有电时代之后的事情。”李峰说,实际上,这些在古代都有。比如壁灯在古代很常见,其原料原理和一般照明灯一样,只是样式上多了个“耳朵”,便于使用木棍、钉子等固定在墙上;他收藏的一盏吊灯,样式和现在使用的吊灯大同小异,只是要点火照明。而古代的“手电”其实是一盏小灯,带个罩子,侧面附有长钉子。长钉子插土墙上,手电随之固定上墙。
辗转奔波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并不是每次都能幸运买到灯。”李峰说,前年,北京报国寺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灯,要价12万,价格搞不下来,他当时没有足够的资金。一个月后准备好钱再去买,已经卖掉了。“当时很后悔,我的灯虽然不少,却缺少领头的精品。”“这几年风风雨雨,假货买得也不少。”1997年,李峰在太原南宫广场,头一次买到假古灯。这是一对明中晚期的山西狮子灯,当时花了150元,其实是仿品。他特意把赝品拿出来,分析比较了一番。“当时很气愤,但也只能边买边揣摩,看书、请教专家、去博物馆里看,慢慢学习。
如今,李峰已是灯具方面的行家,也能鉴别真假了。他介绍,不仅要眼看手摸,还要注意釉色和手感。“尤其是瓷灯,瓷器的年代对了,灯一般就没有问题。”
最大心愿开个免费灯具展
“因经济条件有限,我只能遇上一个买一个。近几年,古灯越来越少,尤其是山西特有的东西,流失到外面去的很多,我希望能逐步收集,尽量形成一个民间灯具系列。”李峰说。
“从战国到当代,这么多盏灯也能‘照’古今了!”李峰表示,像他这样痴迷收藏灯具者,在山西他尚未找到第二人。眼看着灯具占据了屋子大部分空间,自己颇有一番成就感。“其实,灯具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的愿望,就是开一个灯馆,免费展出我收藏的这些灯,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了解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