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近日在东莞市厚街镇举行。这个以“促进出口企业转内销”为目的的展会,在国外市场持续疲软、国内市场不断扩张的背景下,愈加受到外贸企业和国内商超连锁企业的瞩目。
记者了解到,企业普遍感受到了目前政策环境带来的压力,包括人民币持续升值、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诸多不利的因素,让很多加工贸易型企业有些“吃不消”,而国内消费需求的蓬勃让不少外贸企业主动回流,纷纷从国内市场另辟蹊径。
“国内市场比国外环境好多了,唯一就是账期太长,造成资金回流太慢。”做惯了外单,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何东辉坦言,公司在金融危机后逐步关注国内市场,尽管目前还有七成的生意是出口欧美和东南亚,但“内销”生意是逐日增长。何东辉摆弄着“世博”概念锅,这款类似中国馆外型的锅售价是2010元。他告诉记者,这是纳米陶瓷料做的,与超市中的普通锅有很大区别。一旁的采购商王先生称,这种高品位的生活用品还不适合国内超市,老百姓不容易接受。以他经营的小超市为例,如果进货价是100元,起码销售价要定在150元。
有些代工企业逐步打造自主品牌,甚至逐步取代代工的份额。莎米特箱包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营销总监郁波表示,他们是给新秀丽等高端品牌做代工,但自己的品牌在国外也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甚至占到60%的比例,代工只有30%左右。他觉得,国内的门槛低,在公务箱包方面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所以他们在国内主打中高端市场。“我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做品牌,只要有了竞争,才会被公众所认可,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东莞嘉翔电器是一家台资企业,有着40年的自主研发销售渠道。负责人陈松泽认为,国内把外销企业的平台搭建起来了,但是配套没有做好,例如做关键的人才。“外销与内销毕竟面对的市场与人群消费习惯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专门对这个市场很了解的专业人才,再好的货也卖不出去。”陈松泽讲出了大部分希望做内销生意企业的心声,由于长期做代工,甚至关注国外市场,很多企业希望政府在人才方面能有所作为,帮助寻找、培养专业营销人才,这是企业做内销最迫切需要的。
记者在外博会展馆发现,此次外博会与前两届相比热闹了不少。其实,外博会是后金融危机诞生的,从第一届的不少企业抱着观望态度,到第二届逐步有意向订单,到现在第三届的实质成交,很多外销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道路上似乎寻找着国内偌大的商机。已经习惯了在国际市场上打拼的外贸企业,主攻市场的转变绝不只是简单地转换目标客户,销售渠道、定价、产品设计等一系列程序都要改变。有不少国外很好的创意生活用品或者高端的产品受到采购商青睐,但国内的消费趋势似乎还没有很快转变过来,有些采购商称“意念很好,价格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