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的陶器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在河南、陕西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其类似的文化遗存,但文化面貌有些不同。为了区别其他地域性特征,人们又将他们分别称为河南龙山文化(或后岗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二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等。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将在大汶口文化之后介绍。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年代距今4千年,可以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这一时期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
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 和宁阳县堡头村墓地(遗址和墓地隔大汶河相对,实际上是一个遗址的两个部分)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北部。距今为6千至4千多年,大约经过了两千年发展。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手制为主,晚期有慢轮修整和轮制陶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器为主,有灰 陶、黑陶器和少量白陶器,还有青灰、褐、黄,等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很重视器表的处理,绝大部分泥质陶都经过磨光,部分细砂陶也曾加以打磨纹饰陶器和红陶衣和彩绘外,还有划纹、弦纹、篮纹、镂孔圆圈纹、弧线三角纹以及附加堆坟等。大量镂 孔的出现是大汶口陶瓷器的一个显著特点。镂孔形状有三角、圆形、文形、长条形、菱形等几种,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上。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数量不多,但很多有自己的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色,有的三种用于同一器物上。彩绘一般都在器物的外部。有一部分彩绘是陶器烧成后再绘声绘色上去的,所以彩色较易剥落。有的彩绘前先在陶器表面施工一层白色或红色陶衣。彩绘丰富且别具风格,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漩涡纹、弧线纹、连弧纹、花瓣纹、八角星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纹等。器形也多有特色, 主要有鼎、豆、尊、单耳杯、高柄杯、觚形杯(三足高柄杯)、高岭罐等。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的比例上升,红陶烧成温度达1000℃,白陶约为900℃。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平底器、圈足器为多,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
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 千多年。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山东龙山文化报名 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 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
大溪文化的陶器
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及湖北省的长江沿岸,时代为距今6千至4 千多年。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级的灰陶和黑陶,及个别白陶。手制,少数口沿加慢轮修整。多为泥质陶、细泥陶,夹砂陶很少。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或磨光,只有弦纹、划纹 、瓦纹、浅篮纹、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还有少量彩陶和朱绘陶。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彩陶多为细泥陶,以黑色彩绘为主,也有一些中间夹红彩的。彩绘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弧线纹、宽带纹、绳索纹、平行线纹、横人字纹、菱形格子纹、变形漩涡纹等。大溪文化的陶瓷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钵、罐 、瓮、豆、壶、瓶、釜、鼎 、簋、器盖、支座等,其中的筒形彩陶瓶、曲腹杯、圆锥足鼎形罐等具有代表性。圈足大量应用,也是大溪文化陶器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