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陶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拿来到自我创新,从大集体大国有到海外上市,从佛山到“三山一江”,从产业转移到产业提升,90年的历史走过了9曲回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90年诞辰之际,列举一下中国建筑陶瓷的历程,也算是表达一下对党和建筑陶瓷产业的热爱。
一、1900-1921年,仁人志士的爱国爱陶的热情点燃了建筑陶瓷的圣火。
19世纪的两次鸦片战争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唤醒了有志人士的革命救国热情和实业救国热情。在18和19世纪,鸦片战争之前,中国陶瓷业在部分区域仍是最具工业化的产业,中国早期的工人应该诞生于陶瓷产业,在反帝爱国的革命中,清嘉庆年间(1796-1820)景德镇陶瓷产业发生“白围裙”运动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热情。在18和19世纪后法、德、英、意大利、西班牙以及日本的洋瓷冲击下,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中国陶瓷业,在覆巢之下,几无安卵可存。和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一样,陶瓷产业也出现了如周学熙、熊希龄、吴百亨、杜重远、张浩、康达等以实业、教育业救国救陶的陶瓷产业革命者。
1905年熊希龄呈文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赞助,于1906年在醴陵城北姜湾创立官办“湖南醴陵瓷业学堂”。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六个月一期)两班讲授,除本省的师资外,还大量聘请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技师以及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为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设厂房,装置机器,组织制瓷工厂,成立湖南第一家瓷业公司,定名为“湖南瓷业有限公司”。“湖南醴陵瓷业学堂”成为中国第一个陶瓷教育机构,而“湖南瓷业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第一家陶瓷公司。从此,中国陶瓷公司开始了一场百余年的陶瓷产业接力赛。譬如,宣统元年(1909年),江西景德镇瓷业公司经核准立案,宣统二年(1910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正式成立。江西省瓷业学堂也于1912年成立。1914年唐山启新洋灰公司陶瓷车间开启了中国现代卫生陶瓷制品的先河。
二、1921-1931年,中国建筑陶瓷与中国共产党同一年诞生,诞生地又近在咫尺,革命之火和熊熊窑火交织在一起。
1921年我国第一批赴美学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浙江嘉善地区的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在上海建立了二分厂,1926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泰山牌毛面砖(无釉外墙砖),该产品厚度仅1—5mm(当时从国外进口的陶瓷外墙砖厚25mm)。这种产品不仅为当时上海的国际饭店、锦江饭店和上海大厦等高层建筑物提供了外墙装饰材料,而且远销国外。在此期间,上海的益中瓷厂、兴业瓷厂先后试制成功了152mm×l52mm和108mm×l08mm的陶瓷铺地砖。
1928年1月22日,方志敏、邹式平、黄道等在江西东北部的弋阳、横峰两县领导农民举行武装起义,接着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战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6日,方志敏率赣东北红军独立团奇袭景德镇,全歼城内守敌,缴获一大批物资,其中有十几把小号和几面军乐鼓。经过这场战役,赣东北红军独立团由1000人发展到4000余名,此外由于瓷都景德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所缴获的乐器为以后军乐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新中国的军乐基础。
三、1931-1949年,战火连绵的岁月,中国建筑陶瓷与中国共产党一样顽强地成长。
1937年,温州著名爱国商人吴百亨派人去江西景德镇学习,并对永嘉、瑞安、青田等县瓷土矿进行调查。1939年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是温州的西山窑业厂(即今日的西山釉面砖厂)诞生。随着西山窑业、泰山砖瓦、德胜窑业等企业的建立,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陶瓷制品(陶瓷墙地砖)的制造,但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1943年西山瓷器厂成功地生产了我国第一块釉面砖,从而揭开了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序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平方米。
四、1949-1961年,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建筑陶瓷产业发展迅猛。
1948年2月唐山解放,启新瓷厂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营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德盛窑业唐山工厂也迅速恢复生产,后改为公私合营德盛陶瓷厂。1952年启新、德盛两个厂合计生产卫生陶瓷9.75万件,是1949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的15倍。
1949年5月,温州解放,人民政府派代表进驻西山窑业场,工厂很快恢复生产。1951年9月,温州市人民政府投资13万元,实行公私合营,解决了吴百亨的债务问题。企业转变生产方针,致力于面砖、陶瓷锦砖、菜盘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职工增至1512人。从此,温州陶瓷工业开始了划时代的发展新里程。1955年,国家拨款建立釉面砖生产线,建立了面砖车间,同年,釉面砖产量达15.6万平方米,为1950年产量的60.8倍。此后,产量逐年增加。
1959年1月,西山窑业厂改变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成立地方国营温州面砖厂、地砖厂、日陶厂,归属西山陶瓷工业公司领导,职工发展到4389人。不久,又建立了陶瓷科学研究所。1961年,西陶公司改称西山陶瓷厂,以西山面砖厂为主。1951年到1960年,国家又先后投资改造唐山德盛陶瓷厂(后改名为唐山建筑陶瓷厂)、温州西山窑业厂,后者发展成为西山面砖厂、西山地砖厂。在改造老厂的同时,国家对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广东佛山市石湾、辽宁海城的作坊进行合并、改造和扩建,生产有很大发展。扩建改名的有国营宜兴建筑陶瓷厂、景德镇市建筑卫生陶瓷厂、石湾建筑陶瓷厂、海城陶瓷三厂。1957年建材部决定建设北京陶瓷厂、福建漳州瓷厂和陕西咸阳陶瓷厂。到1960年,全国已有12个大中型建筑卫生陶瓷厂。1960年建筑陶瓷砖产量211.1万平方米。
五、1961-1978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是中国共产党的多事之秋,也是中国建筑陶瓷的曲折历程。
1961年至1978年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曲折前进的18年。1960年至1962年产量下降;1963年至1966年产量回升,以后又明显下降;1973年至1978年产量持续增长。
1978年全国44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卫生瓷产量达227.8万件,建筑陶瓷砖产量545.8万平方米。就品种而言,卫生瓷有9种配套产品,49种单件产品,内墙釉面砖102个花色品种,外墙砖和地砖110个花色品种。1961年至1978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研究、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
六、1978-1997年,邓小平“复出”“南巡”点燃了中国人的激情,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始走上快轨道,中国建筑陶瓷产业也实现了飞跃,基本形成了“三山夹一江”的格局。
1978年11月,广东佛陶集团根据中国香港地区商人提供的一种名为“意大利砖”的彩釉砖样板,试制成功了我国大陆第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彩釉砖。这种新兴建筑饰面材料,有着各种漂亮颜色的釉面,耐酸碱、耐磨和易于清洗,可与“意大利砖”相媲美。首批40万块产品出口中国香港地区,在市场上开始走俏。然而遗憾的是,采用15吨小压机手工操作冲压成型,用匣钵装着放迸隧道窑烧成的落后生产方式,产量低、能耗大,并没有给转产以后的7家陶瓷厂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慕名到石湾买彩釉砖的人,总是因为供货量少而失望地离去。
1981年9月,原佛陶集团书记周棣华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赴意大利、西班牙考察。一个月跑完两个国家掌握了大量技术资料。他们白天参观,晚上在旅馆凭记忆将工艺路线、草图绘制记录下来。带去的原料在意大利一家公司进行了半天工业性试验生产,质量果然超过国内标准,这使周隶华一行兴奋不已。1984年10月,我国首条从国外引进的彩釉砖生产线在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一次点火试产成功。
1984年6月,引进线还没有投产,消化吸收小组研制的半隔焰燃油辊道窑就已在石湾化工陶瓷厂点火成功并开始投产了。同年8月,大型机械制动湿式球磨机也制造成功,并在石湾建国陶瓷厂投入使用。两个项目均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84年国家建材局提出以方针政策引路,以国家投资导向,聚集社会各方面资金,大家办建材的号召以后,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浙江等省的中小型企业发展很快。大批中小型企业的兴起,对缓和市场供需矛盾,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当年改产或生产建筑陶瓷企业有石湾陶瓷工艺厂(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前身)等十数家。1992年11月,重油半隔焰辊道窑项目在比利时获第41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的银奖。佛山市陶瓷研究所瞄准这一项目,于1985年提出采用国产设备、国产原料和独特的工艺技术,生产精细陶瓷辊棒。广东省科委获悉后,立即给予大力支持;在当时科研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毅然拨给该所24万元风险投资,并将它列入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所一开始就抛弃了国外至今仍沿用的挤压成型工艺路线,大胆采用冷等静压工艺路线,终于在1987年研制成功,并于同年12月通过了省科研成果鉴定,接着组织小批量生产,并申请国家专利。到1990年全国乡以上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发展至745家。佛山、温州、唐山、淄博、泉州和漳州等地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相继建立陶瓷集团公司,1993年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首次双双名列世界第一。到1997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达18.42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达5409万件,成为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
七、1997-2003年,中国建筑陶瓷不再小跑,已阔步迈过了新世纪,佛山建筑陶瓷窑火开始在整个佛山市蔓延,部分企业开始踏上国际化进程。
经过9年发展的中国建筑陶瓷在装备上已经完成了国产化,形成了广东科达、广东力泰、广东奔朗、广东科信达、佛山中窑等大型陶机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建筑陶瓷企业也开始在国际上抛头露面,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代表中国建陶行业参加意大利“博罗尼亚陶瓷博览会”,并逐步成为中国陶瓷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1999年鹰牌陶瓷成功在新加坡上市,为中国陶瓷企业走进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2000年,佛山陶瓷之火火过了其他所有建筑陶瓷产区,南庄、小塘、官窑、罗村、白泥、西樵成为耀眼的明珠。2002年,石湾中国建筑陶瓷城横空出世,南庄的华夏陶瓷城也在紧密锣鼓地动工,建筑陶瓷双城记撬起佛山陶瓷产业的大融合,也掀起了佛山行政区划调整的面纱。佛山陶瓷因产量、质量、工艺和创新成为中国建筑陶瓷的旗帜。2001年,佛山陶瓷企业已经有300百家了,2001年9月25日佛山市陶瓷工业协会宣布“佛山陶瓷10强企业”的上元陶瓷、东鹏陶瓷、佛陶集团、金舵陶瓷、佛陶钻石陶瓷、新中源陶瓷、新明珠陶瓷、蒙娜丽莎陶瓷、嘉俊陶瓷和石湾鹰牌陶瓷荣获。2003年全国共有10家陶瓷企业获评中国名牌,其中佛山占据了7个名额,一时佛山陶瓷风光无限,佛山陶瓷这一区域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消费者在选购瓷砖的时候,对佛山产的瓷砖更是青睐有加,佛山陶瓷企业在“中国名牌”评比的角逐中成为了胜利者。佛山陶瓷名副其实成为中国建筑陶瓷领头羊,2003年当年全国建筑陶瓷年产量达到32.5亿平米,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本
八、2003-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的大迁移、大发展时代,和国家凸显大国风范一样,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名副其实成了世界性的建筑陶瓷大国。
2003年以后,温州、泉州、漳州和佛山陶瓷产区开始启动产业转移路线,大迁移、大发展的中国建筑陶瓷时代已经开始来临。2007年中国建筑陶瓷年产量突破50亿平方米,主要产区广东陶瓷砖产量增长30%,福建、四川、山东增长超过15%,辽宁、江西、湖南等新兴建陶产区增长超过40%。陶瓷产区的命名已经开始从大走向泛,譬如泛佛山产业聚集群,已经包括了整个广东区域的佛山、清远、肇庆、恩平等陶瓷产区。
截至2010年,已经形成了泛珠三角(包括粤、湘、赣南部、桂、滇)、福建(闽清、漳州、泉州)、华东(包括浙江、江苏、安徽和江西北部)、西南(包括夹江、江津)、西北(陕西、甘肃、新疆、西藏)、山东(淄博和临沂)、中原(包括河南、湖北和山西南部)、华北(阳泉、大同、高邑、沙河、邯郸、保定、鄂尔多斯)、东北(法库和建平)等九大产区。其中泛珠三角产区仍是最大产区。截至2010年,建筑陶瓷企业达3000多家,当年产量达79亿平方米,占全球总产量的64%。如果按13.8亿人口,出口7亿平方米计,我国2010年人均陶瓷砖表观消费量[(年产量-出口进口)/人口]将首次突破5平方米,达到5.2平方米/人,远远高于西班牙、巴西、意大利、墨西哥等陶瓷砖生产制造消费大国的水平。
九、2010年以后,中国建筑陶瓷开始步入产业提升,由大变强时期。建筑陶瓷开始走向“资源化、低碳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2011年4月份,佛山市宣布建筑陶瓷产业转移已经完成,3年内佛山向全国投资300亿,转移关闭陶瓷企业300余家,通过清洁生产、能源审核和技术创新使佛山陶瓷步入产业提升阶段。佛山市政府又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佛山陶瓷产业的有识之士,譬如陶瓷学会、鹰牌、金意陶、东鹏都积极组织企业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到建筑陶瓷先进国家和地区参观考察,寻求产业提升道路。尤其是欧神诺、鹰牌、樵东、金意陶、溶洲建陶二厂等积极探索超薄、超轻、超低温、多功能建筑陶瓷产品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骄人成效。这些都很值得叫好和看好,他们为党和建筑陶瓷的90年生日献上了大礼和厚礼。
展望未来,中国建筑陶瓷产业提升之路,仍任重而道远,走“资源化、低碳化、功能化、智能化”发展之路,是产业提升的必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