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大名瓷,定窑白瓷就是其中之一,定窑瓷有一个特点“定窑独白,芒口金边”。今天小编就和您说说芒口金边的定窑瓷器。
图:定窑瓷器靠背观音
定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烧于唐代早期,瓷器多为白釉,也有少量黒釉、酱釉、褐釉和绿釉等品种。定窑系再邢窑衰落的暮色中发展,在五大名窑中,是唯一一个以白瓷而驰名的官窑。
唐代定窑白釉偏青,宋代定窑白釉颜色微微偏黄。北宋中期,定窑以烧煤替代烧材瓷,火强焰短,窑内外空气流通不好,产生窑内氧化作用,导致定窑瓷器釉色白中微微泛黄,这微妙的一点色味变化深得西方人喜爱,曾被欧洲人惊叹为“东方女神的美丽肌肤”。
定窑瓷器在唐代邢窑基础上发展创新,到了宋朝在装饰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始注重纹饰之美,出现了刻花、划花、印花、剔花及浮雕等多种工艺。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常见,其次是动物纹。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纹饰构图工整,讲求对称。
另外在烧造技术上,定窑也有所提高,由于北宋时期社会对白瓷的需求不断增加,定窑的窑工们发明了口沿不施釉的覆烧法,就是将器皿扣过来,用垫圈覆盖层层套叠在成一柱。这样和传统的仰烧法相比,同样的高度空间,原本可以烧20件,这样就可以烧96件了。即充分利用了窑炉空间,大大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成本。但是,这样的覆烧瓷器会因为口沿不施釉而出现不光滑的芒口,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还必须要上金、银或锡口。
工艺的先进,使得定窑的产品繁多。唐代器型以碗为主,宋代以碗、盘、罐、瓶、碟、盂、盒、枕、灯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