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研究的典范
——评《中国磁州窑》一书
《中国磁州窑》(上、下卷)
主编:叶喆民
副主编:马忠理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中国磁州窑》一书,由磁州窑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工艺实践家通力合作,历时四年,终于出版。这是陶瓷考古界的大事,它表明磁州窑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在系统性、深刻性和科学性方面,成就十分突出。
第一,资料全面,基础扎实。
磁州窑中心窑场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都用上了,当年河北省邯郸市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发掘时,马忠理先生就主持发掘,编写报告、写有关论文,他付出很大精力。其后,又对观台周围窑址作系统的调查,对北方各省磁州窑系开展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工作。王兴、马小青先生对文献汇编、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品收集很细致,有许多新资料很难得。
第二,历史脉络清晰。
由于有考古发掘资料作依据,正确运用考古学的层位学、标型学的原理进行分期研究。将磁州窑的历史分为五期,每一期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典型器物的比例,造型特征,花纹内容进行排比研究,分期比较科学,符合磁州窑历史发展的实际。
第三,全新的内容。
任双合先生的《磁州窑传统生产工艺及制作》一章是磁州窑研究的全新的内容。以往的研究对它原料的性质和开采、粉碎、拣选、淘洗、提炼、成型、装饰、窑炉烧制等认识不深,多是一知半解。有些是用现代陶瓷工艺学去套,对各道工艺程序的特殊性,个性化操作也了解不够。很希望陶瓷工艺实践家现身说法,把他们一生积累的经验、绝技披露出来,使我们对磁州窑工艺上的独特风格有深刻的认识。任双合先生的文章相当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文图并茂,科学阐述,还有现场表演,这是全新的,为陶瓷窑系的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
第四,艺术地再现了磁州窑历史的真实面貌。
本书除收集资料全面以外,编辑、印刷上也值得称赞。朴实无华,详细真实,着重表现磁州窑瓷器的质感。器形的线型结构、胎体质地,制作的工艺过程安排周到,各方面的特征印刷比较逼真。色彩鲜明但毫不华丽夸张,真实又有层次感,翻阅图录就像看到实物一样,让人情不自禁地要把它拿起来研究和欣赏,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得到很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