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后,它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推进陶瓷艺术发展的大师们,怎样才能让钧瓷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呢?瓷库中国网记者跟随禹州市钧瓷艺术研究会会长、陶瓷艺术大师王晓伟过了把“大师”瘾后,才真正了解到大师们的不易。
图:钧瓷双龙活环甁
钧瓷,曾是皇宫御用珍品。面对皇室贵胄们那挑剔的眼光,钧瓷创作者不断锤炼钧瓷作品的创作理念和造型,逐步改进和完善工艺。如今,当钧瓷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宝而备受世人瞩目时,作为禹州市钧瓷艺术研究会会长、陶瓷艺术大师王晓伟,便决定为钧瓷的发展出份力,让钧瓷散发的光芒更耀眼。就这样,他在亲手制作钧瓷的同时,也开始潜心对钧瓷的造型和烧制工艺进行研究。
“钧瓷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制坯、配釉、烧制等70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环环相扣,都对钧瓷艺术品的成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钧瓷的‘窑变’艺术最让人着迷。”如今已成为上釉和烧制好手的王晓伟,在制作室里一边小心地向天平托盘增减配料,一边向记者介绍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
钧瓷艺术品的创作之所以被誉为“天人合一”的作品,主要是其最后要经过烈火的考验。以特殊配方配成的釉料渗入坯质后,在高温烧制时,表面的釉料结构变得复杂起来。烈火与瓷土的结合,将产生自然天成的釉色纹路。但由于陶坯摆放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窑内温度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钧瓷在出窑时便会出现“窑变”的神奇现象。王晓伟说起钧瓷的制作及“窑变”,如数家珍。
在王府钧窑琳琅满目的展厅里,王晓伟说,大气、端庄、圆润的传统钧瓷造型,目前正受到蓬勃、向上、奋进、多元化造型的影响,而新的造型比传统造型也多了些装饰性。
说起钧瓷的发展和定位,王晓伟告诉记者,禹州钧瓷艺术研究会将在坚持走“窑变”道路的前提下,把钧瓷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审美及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在造型上艺术化,但不能人为地复杂化,并在创作中赋予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府钧窑烧制的“四大美女”等作品问世后因此而受到世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