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文物专家研究证实,位于邯郸市临漳县习文乡曹村附近的“曹村窑址”,应是专门为邺都宫廷及贵族烧造高档瓷器的官窑,也是漳河流域(河北段)已知的最早窑址。曹村窑的发现为探究我国早期白瓷产地归属以及磁州窑的根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2009年发现的临漳“曹村窑址”位于邺城遗址东约500米的漳河河床内,窑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于该窑址距曹村最近,故称之为“曹村窑址”。窑址遗物丰富,在以窑址为中心左、前、右三个方向约300米的半径范围内,干涸的河床上可见灰陶、釉陶、青釉、青黄釉、黑釉等残片,以青瓷为多,还发现少量绿彩瓷片。“曹村窑址”位于邯郸磁州窑遗址覆盖范围内。长期以来,磁州窑一直被认为创于北宋,兴于北宋,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中国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峰认为,“曹村窑址”的发现,或可厘清磁州窑的根源问题,即至北齐亡(公元577年),邺城开始衰落前,磁州窑应是邺城地区宫廷及贵族专用的青瓷官窑,随着邺城的毁灭由官窑逐渐发展为民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