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故宫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压碎一事刺痛了大众的神经,事实上,这一事例并非个案,故宫价值不菲的珍宝受到关注更是因为其所处“位置特别”。业内专家表示,这固然反映文物收藏体制的不足之处,但换一种思维,如果能全民重视收藏,藏宝于民,这或是保护文物收藏的“新思路”。
收藏保护不力 文物损坏事件频发
7月初,故宫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后经事故核查组调查,结果为工作人员操作电脑输入数据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
事后,故宫博物院公告表示,“这次文物损坏事故……说明我们在文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文物使用操作的细节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责任制落实、责任心培养上仍存在差距。”虽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已受到处分,但人们依然为碎成六瓣的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感到惋惜不已。
除了此次宋代哥窑瓷器被压碎外,一直以来,有关文物收藏被遗失或损坏的事件不绝于耳。今年5月8日,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遭盗。据了解,丢失展品为金银镶嵌宝石的西式化妆盒,估计价值数千万元。截至目前,4件失窃展品已被追回,部分展品被损坏,但还有3件展品下落不明。
去年8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瞻园门口的一只石狮遭遇“车祸”。这只怀抱小狮的雌石狮被拖下基座,头部、尾部多处破碎。目前,这只价值60万元以上明代文物的赔偿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对于文物收藏的损坏事件,南京博物院的做法即是保留原貌,以警后人。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表示,多年前在南京博物院,发生过闭馆后,当工作人员收拾展品时,帮忙的保卫人员拿着一枚金玺,却不小心摔了一下,导致金玺凹进去一小块。由于损伤较小,当时会议决定不对金玺进行复原,而是保留原貌警示后人。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程家焕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谁也不希望看到文物受损的结局。对于故宫事件,“现在最重要的是亡羊补牢,寻找更有效的方法保护珍贵的文物”。此次被摔成六瓣的故宫哥窑瓷器却准备进行复原,有专家认为,由于故宫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尽管不可能百分之百修复,但可以修复到“基本上看不出来”。然而,广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区锡文表示,即便能够把哥窑瓷器修复,“其文物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文物保护也应“藏富于民”
或是天灾,或是人祸,导致文物损坏事件频发,文物收藏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损坏。尽管故宫在后来的《公告》中表示,将吸取这一事件的惨痛教训,完善有关制度和措施,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但频频发生的事件,还是让人们看到古物收藏机制的僵硬与陈旧。
程家焕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对于古物收藏,不能将收藏品一并打入国家收藏馆的“冷宫”。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建设诸如广州陈家祠之类的展馆,从而吸纳大量珍稀文物,让文物在大众面前“亮相”。通过人民群众和文物、收藏专家面对面交流,不但有利于文物的保护,还可以让文物的真正的文化价值得到体现。
然而,目前由于陈家祠面积太小,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藏品,因此现状不容乐观,甚至还出现“陈家祠展厅太小近99%藏品无法展出”的报道出现。如果要保护好国家文物收藏,“一个陈家祠是不够的,藏品需要建设更多的陈家祠”。
有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平均1万-10万人就拥有一个博物馆,而我国60万人才拥有一个博物馆。由于收藏市场的巨大需求,一些非公立博物馆的设立成为了社会的呼吁,私人建设博物馆也在全国悄然兴起。据了解,目前广东批准成立的私人博物馆已达十几家,而全国范围私人博物馆仅300至400家。
程家焕认为,我们现在应该转变一下古物收藏的思维,提倡“藏宝于民”,如果全民都能重视收藏,则文物收藏有救。如果有更多的民间力量加入收藏领域,那么文物肯定不会遭遇无端的流失和损坏。程家焕甚至举例子说明,比如广州著名民间收藏家高丰,身前希望百年后把一生的收藏捐赠出,可是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最后也不了了之,有些珍贵的藏品归入图书馆,有些则不知散落何处。
程家焕表示,如今人们越来越富有,很多著名的收藏家去国外购买流失了的古物,如此一来不但政府部门的节省了开支,而且更多的珍稀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