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品市场不断出现天价震惊着人们,投资者需提防艺术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现阶段中国国内的艺术投资,在给予艺术品市场更多流动性资金的同时,也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或过度波动。
艺术品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日本经济泡沫破灭、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都曾一度导致艺术品拍卖市场低迷。经济萧条时蕴含无形价值和精神财富的艺术品面临更大的贬值风险。有2007年的寒冬,也有2009年的井喷,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在周期性的运行中似乎又迎来一个春天,在通胀预期、民富收藏等大背景下,导致周期性的景气市场,但仍需谨慎投资。现当代艺术品系名家大师所作,作品保真,升值空间大。相比艺术品文物来说投资较少,适合大众收藏。
图:建党90周年瓷器中华伟业圣尊
在全球文化价值整合过程之中,收藏家的影响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在全球资本化的背景下,艺术与资本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看,艺术投资的理念已经从意识启蒙逐渐成为了某种共识与行为实践。
艺术品流动性差
艺术品投资行业的水很深,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行业维权难度很大。这是行业风险,圈内讲究“买对不买贵,买贵不买假”,同一件艺术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卖家没有告知买卖标的真伪的义务,一切全凭买家眼力识别,“买假不退”的行规让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其次,书画、瓷器、玉器、木雕等艺术品对收藏环境、运输条件等具有很高要求,稍有不慎造成磕碰损伤,影响了品相就会大大减贬其市场价值,甚至一文不值。
再者,艺术品的流动性差,难以与股票、基金甚至房产等投资相比,急用资金时买家很可能“趁火打劫”,让藏家折损巨大。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溥儒曾收藏过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的《平复帖》,那是一件稀世国宝,曾有买家出价10万大洋,但溥儒待沽不售。后来他母亲突然病故,急需用钱,溥儒不得不以4万现洋成交。
以收藏心态参与
关于艺术品的炒作风险,日本是最好的前车之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泡沫中,日本一些资本家不惜巨资大肆收购世界名画。大昭和造纸公司的董事长斋藤了英曾以8250万美元和7810万美元的天价分别拍得凡·高的《加歇医生的画像》和雷诺阿的《红磨坊街的舞会》。几年后斋藤投资亏损,两幅名画被迫抵押给银行。据说银行出售时,买家给出的价格分别是70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与此同期,另有一家日本旅游企业以75亿日元买进毕加索的《波埃莱特的婚礼》,该幅画经过转手后抵押给银行时估价仅20亿日元。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现“小泡沫”。规避泡沫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避免做最后的接棒人。
投资现当代艺术品
对于当代艺术的收藏来说,真正的难点还在于如何去判断其价值。这对于新兴的中国收藏家来说显得更为困难: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代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体的精神创造,不仅仅是艺术家对本土现实的关注与反映,同时它又表现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沟通与交融,因此判断当代艺术的价值,既需要熟知本土,也需要国际性的视野;在另一方面,收藏价值观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私人收藏家的事情,需要更广泛的共识与讨论的机制。
就如陶瓷来说,与古瓷相比,当代瓷器的价格可用“低廉”来形容。但也正是两者巨大的价差,使得当代瓷器收藏价值凸显。当代瓷器尚未受到市场热炒,安全性较高,也正是如此,目前正是逢低介入的较好时机。
做个真正的艺术品投资者不容易,需要诸多投入。都说艺术品市场有“藏家”和“行家”之分,要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或许应该抱着喜欢在先、收藏为主的心态参与。换句话说,要端正艺术品投资心态。很多成功的藏家在购买艺术品时,并不把其当作股票、房产等投资产品看待,以未来增值为核心诉求,而是以爱好的心态介入,以收藏的主旨参与,这样反而会有收获。从藏品认知历史,欣赏艺术,感悟人生,愿艺术品收藏者能真正享受您那份收藏喜悦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