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媒体和艺术类网站不断对民国时期珠山八友及其作品进行宣传,人们对珠山八友粉彩作品艺术价值的认识得到了提高,粉彩瓷画成为景德镇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热点、并且价格逐年上升。
陶瓷,这种以“用”为目的而生产的日用器具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陶瓷在自身发展中不断蜕化着。瓷匠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着这种土与火的结晶物,用自己的悟感,用自己对美的理解来装点着作品。景德镇瓷业自元明以来长期的生产运作,分工日细,至清代已有采土、制胚、饰瓷等专门行业。从乾隆起,粉彩流行,专门绘瓷的“红店”迅速发展起来。
图:“珠山八友”粉彩葫芦瓶
粉彩在工艺上采用两次烧成的方法——先高温烧成白瓷,再彩绘并第二次低温烧制。红店购买窑户的白瓷绘画,烧成后出售,也有些替客户订画礼品瓷。清末时,景德镇红店形成相当规模,红店中绘画的师傅称“画红”。
红店有不同档次,有些画高档日用瓷和陈设瓷,有些则画低档日用瓷。由此“画红”的水平也高下相差甚巨,有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字、画俱佳,这些画师的培养使景德镇绘瓷有着非常雄厚的技术基础。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随着粉彩瓷画的流行,涌现了一批名家,其中最著名的是“珠山八友”。
珠山是景德镇的一座小山,位于明清御窑厂的所在地,珠山上有一座建筑称环翠亭。活跃在景德镇的粉彩高手为了切磋技艺同时为了便于接受订货、在珠山的环翠亭组织了“月圆会”,每月的月半会面一次,最初有八个人参加,因此称为珠山八友或八大名家。以后参加的画师略有调整,最后有十个人参加过月圆会。
珠山八友在民国初都堪称高手,且各自有自己所擅长的题材,从今天来看都属大师级的画家。
王琦:擅长写意人物,有任伯年风格,珠山八友领袖。
邓碧珊:所画鱼藻纹有日本画风格。
汪野亭:所画青绿山水影响巨大。
王大凡:擅长画工笔人物。
田鹤仙:作品以红梅为主。
徐仲南:擅长松竹山水。
程意亭:作品花鸟甜美鲜丽。
毕伯涛:专画工笔翎毛花卉。
何许人:雪景山水最为有名。
刘雨岑:擅长花鸟瓷画。
珠山八友形成的艺术团体对民国初的陶瓷业产生巨大影响,但活动仅十年左右。据记载1928年成立,到1937年即停止活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珠山八友领袖王琦这一年去世,二是抗战爆发,已很少有高档艺术瓷的订货,活动也难以为继了。
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粉彩画师,所取得成就令人感叹,成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瓷业的闪亮点,足以比肩明清官窑的艺术成就。民国粉彩瓷画用釉彩在瓷面作画,其性质已不是一般的“饰瓷”,而已上升为瓷上的画,成为新的绘画品种,粉彩瓷画正是釉彩工艺和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粉彩瓷画要求作者熟练掌握釉彩工艺。釉彩粘稠浓厚,和普通的中国画颜料完全不同,全凭画师长期训练培养的特殊技法来掌控,或毫如纤发或苍劲粗犷,都能运用自如。且釉彩经调配组合,烧成后万紫千红,都是下苦功学到的本领。这些粉彩画师大多祖祖辈辈以瓷为生,从小耳濡目染,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国书画的造诣是粉彩画师成功的另一半。珠山八友中,邓碧珊是前清秀才,写得一手好字,在景德镇有大名,不少画师拜他为师学字。王琦自幼捏面人,对人物头部造型尤其熟练。这样的书画功底在珠山八友和其他有名画师中大多具备。粉彩画师在纸帛上的普通中国画都非常出色。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有一张民国时期的润格,每尺银元三元,且瓷画、纸画同价。这张保留下来的珍贵资料说明当时他们的身价不低,而且也替人作普通的中国画。因此珠山八友这批画师实际上是以画家的身份在画瓷,他们作品的艺术含量以此能得到证明,决非普通工匠可比。
孜孜以求地提高绘画技艺是珠山八友的共同特点,邓碧珊的画中带有浓郁的日本画风格。珠山八友领袖王琦以黄慎的人物画为蓝本,吸收了海上画派任伯年、钱慧安的人物画法,人物面部用西洋画画法,分出明暗,称“西法头子”。擅长花鸟画的程意亭到上海拜海上画派名家程瑶笙为师研习花鸟,回来后作品面目一新。其他画师也有相似的经历。这样深厚的传统中国画根底,海上画派的直接传授,西洋画和日本画的营养,民间美术的技巧风格,使粉彩瓷画能挤身于“画”而不是普通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