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河北>>|
高邑模式隐忧 当地陶瓷业陷入发展怪圈

发布:2011-8-22 15:55:56  来源: 陶城报 [字体: ]

   作为全国重要建陶产区的河北省高邑县,最高峰的时候,在其222平方千米的县域面积上,曾经“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共82家建陶企业(2008年高邑县官方公布的数据)。不过如今,这个数据已经严重缩水了近3/4。

     纵观高邑建陶产区,似乎陷入了一个“不等腰三角形”的发展怪圈:一边是政府高调地宣称要打造“华北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江北瓷都”;一边是中小企业大面积死亡,即使目前尚在生产的企业也深陷资金供求、产品质量、产品档次、环境污染等多重困境,步履艰难。

     窥一斑而知全豹。事实上,高邑产区的情况并非单一现象。《陶瓷信息》报“陶业长征”调查小组在华北、西北地区的建陶产区发现,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省、区近年来都出现了建陶企业不同程度的“伤亡”的情况,“活着”的企业的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

     这该值得政府部门和整个行业的反思。

  乡村企业之殇

     平房,土墙黑瓦,一片残破不堪;仓库里长满茅草,青黄枯荣,随四时嬗变;机器早已停止轰鸣,或已被拆除,或已被铁锈腐蚀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守门的大爷也早已不知去向…… 这是7月中旬在河北省高邑县西富村、东张村、西张村、古城村等多个村落看到的景象,这些村落曾经是高邑县建陶企业的聚集地。

     这些地方在两三年前那可是一派繁忙:烟囱矗立,黑烟滚滚,红、黑等五颜六色的污水到处都是。而今,这些都归于沉寂,只剩下残破的厂房和随处可见的陶瓷废弃物堆积而成的小山堆,以及大片被陶瓷废浆料染成了“惨白”色的土地。

     如果将这些企业恢复原貌,或者将附近村落一些还在生产的同类企业作为参照,在广东、江西、湖南等内地陶瓷行业人士的眼里,将它们称之为“企业”似乎有些牵强:规模小、生产工艺近乎原始、有些甚至连厂牌都没有。不过,正是这些“土得掉渣”的乡村企业,在高邑县发展建陶产业的历程上却写下了浓厚的一笔。

     来自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和高邑县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05年,高邑县的建陶企业就已经到达了65家,当年的总产值达到了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5%,上缴税金1179万元,实现利润1亿元,是高邑县的支柱行业,也是当地农民投资和劳动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在这65家企业里,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下的乡村企业33家,占总数的50.8%。当地有行业人士戏称,正是这些“不入流”的企业推动了高邑县建陶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小企业作为前期的基础铺垫,高邑县政府在建陶产业上锐意革新、迈向现代化进程和打造 “江北瓷都”计划的步伐或许将推后几年。

     此后的几年间,高邑县对外公布该县建陶企业的数量一直在发生变化,或为80余家,或为60余家,或为50余家,或为30几家,准确的数据究竟是多少,这似乎成了一个说不清楚也无人能回答的问题。

     不过,随着这些数据的变化,那些数量庞大的乡村企业的命运也发生了生死巨变。7月中旬,本报“陶业长征”调查小组多方打探,根据所搜集到的有名可查的57家建陶企业展开逐一调查。结果发现,截止目前,整个高邑县只有24家企业仍在正常生产,其余33家企业已经在近三四年间陆续“死亡”,于是出现了本章节开篇所描述的一幕。

     高邑县中信陶瓷厂的一位留守负责人说,高邑从2007年开始就有陶瓷厂“死亡”,到了最近一两年,陶瓷厂“死亡”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中信陶瓷厂就是今年4月份遭遇“死亡”的企业当中的一家。这些近几年当中“死亡”的企业部分已经被改成纺织厂、纸箱厂;部分将关键设备拆除封存,期待有朝一日市场行情变好重新投产;而部分倒闭企业的命运则不知所终,任凭厂房内茅草青黄枯荣,随四时嬗变。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至今,高邑县从官方到当地的陶瓷行业,大部分人仍在骄傲地宣称那些已经严重缩水的数据。高邑县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上仍然显示着“目前全县拥有建陶生产企业56家、生产线80余条、年生产能力1.5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4.3亿元、从业人员15807人”等一大串光鲜的数据。
 
   “高邑建陶崛起的秘密”

     高邑县业内人士何先生介绍,高邑建陶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成为“邢窑”的一个重要分支。何先生说,20世纪80年代前,高邑主要以生产缸、盆、耐火村料和低档日用瓷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转向建筑陶瓷,并经历了土窑燃煤、辊道窑燃油和煤气、加长辊道窑燃煤气三个发展阶段,规模不断壮大。

     “高邑县建陶产业的萌芽产生于1995年,当时县里富村乡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条推板窑生产线,生产小红坯体地砖,后由几位农民承包经营,利润可观。这个时候开始,高邑县的建陶业尤其是那些分布在各个村落投资少、规模小的企业开始批量出现。”何先生说。

     据高邑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的高邑县委、县政府认为,高邑县发展建陶产业具有资源、成本、区位、市场等比较优势,只要充分发挥优势,高邑县建陶产业必将大有可为。由此,拉开了高邑县发展建陶产业的序幕。

     何先生说,从1995年开始,高邑县委、县政府就把发展建陶产业确定为高邑县的主导产业,并且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并在用电、占地、信贷和税费征收上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2005年前后,高邑县建陶产业发展状况风生水起,这个时候也是那些乡村企业发展势头最猛烈、活得最宽松的时期。”

     “这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原因,高邑县西部的太行山中段拥有大量高岭土、长石、粘土等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可观;高邑及邻近县劳动力充足,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而此外,高邑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产品可辐射周边省市与北京、天津共同构成的京津冀经济区,拥有1.2亿消费群体,市场容量占全国大陆总量的1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高邑占据了市场优势。同时,北方大中城市和农村建陶市场潜力巨大,内外墙砖及地板砖需求量大。”何先生说道。

     不过,何先生说,高邑县建陶产业的发展,除上述的几种优势之外,关键在于将“高邑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据何先生介绍,所谓的“高邑模式”,指的是高邑建陶企业的融资模式。“高邑的建陶企业虽多,但是资金实力绝大部分并不雄厚。为解决资金难题,高邑县大都采用股份制办厂的形式,以入股、参股等方式融资,吸引各方资金,创造了‘大股套小股,小股入股分红,大股进董事会’的‘高邑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县外、市外甚至省外资金纷纷以股份形式入股。”

     高邑官方的说法证实了何先生的观点。早在2002年,高邑县政府的一名副县长就曾经在国内某知名期刊上撰文发表题为《高邑县建筑陶瓷业崛起的秘密》的文章,文章总结了高邑县发展建筑陶瓷产业的主要做法,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创造了“高邑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要改变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融资。加快股份制改造,以规范的股份制运作形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外地企业资金入股不失为一条捷径。股份制的机制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融资优势,能把方方面面的资金聚集到一起办成大事。高邑县县域小,经济总量小,银行存款规模仅10来亿元,而建陶业的投入连续四年都能保持每年1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仅靠银行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正是股份制提供的强大的资金支持,才满足了建陶业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在《高邑县建筑陶瓷业崛起的秘密》一文中,有如此论述。

     至今,高邑官方仍然认为,依托灵活的“高邑模式”,是高邑发展建陶产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高邑模式”下的隐忧

     事实上,日后的事实证明“高邑模式”并不是神话,这种模式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隐忧。

     “不可否认,‘高邑模式’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使各方资本迅速聚拢,为高邑建陶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但是,也恰恰正是这种‘高邑模式’束缚了一些建陶企业的发展,甚至将企业带向了死亡的深渊。”何先生告诉记者,高邑的大部分建陶企业企业,名为股份制,实际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企业一般由2~4个大股组成,大股下有若干小股,股东多是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的股东都认为自己是出资者,都想行使决策权,形成了谁都管、谁都不管的不良局面。虽然企业也有自己的章程和岗位职责,但在亲戚好友面前,对各岗位人员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基本上是大的股东都有一定的决策权,如有的股东负责生产,有的负责财务,有的负责供销。不是股东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是大股东,出资多,因此对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由于股东对企业的盲目决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前些年河北周边其他建陶产区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高邑的建陶企业即使内部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可以生存下去,毕竟市场需求摆在眼前。2005年以后,随着河北省周边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建陶产区大规模的兴起,以及高邑周边沙河市、永年县、赞皇县等地大规模发展建陶产业,高邑的优势不但不复存在,还陷入了包围圈,遭到了多方‘围剿’。”

     “当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占领,残酷的竞争并没有让高邑那些建陶企业的经营者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向现实着陆,失败、走向没落甚至死亡也就不足为奇了。”何先生说道。

   困境重重

     实际上,高邑雄心勃勃。

     早在2006年“十一五 ”的开局之年,石家庄市政府(高邑属石家庄市辖县)就指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邑的第一立县产业,并且石家庄市“十一五”规划也将其列入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

     当时,高邑县政府提出,将按照“高档产品树形象、中低档产品占市场”的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建陶产业“二次创业”,在继续做大规模的同时,突出抓好上档升级,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全县建陶生产能力在原有(1.3亿平米)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3亿平米以上,年销售收入突破50个亿,建成华北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在全国建陶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不过,目前来看,高邑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到目前,高邑除力马、福隆、红宝石、恒盛等几家企业上规模、有品牌意识外,整体还处于低端、无序状态发展,而当地陶瓷企业的展厅形象也印证了其整体水平的低端。在高邑陶瓷生产、销售的工业园区及县城等,记者注意到,其大都是将产品摆放在农家院落里或将沿街平房作为展示厅,甚至直接把产品摆放在厂区外的空地上、道路边,任凭日晒雨淋,这似乎离高邑建陶“高档产品树形象”的定位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在高邑历时近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发现,对于目前尚在生产的24家企业而言,大都深陷多重困境。

     首先,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高邑模式”下的高邑建陶产业,其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是集资入股,进行股份制管理,各股负责各股份的资金筹集。据了解,高邑建陶企业的资金来源情况大致为40%靠集资,40%靠民间借贷,贷款占20%。而目前高邑县只有工行、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信用社几家机构,工行、农行只发放少量的个人消费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建陶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一个现实是,目前高邑建陶企业大都产品积压严重,销售困难,资金形式更为紧张。

     其次,产品质量不稳定,技术亟待升级。据了解,高邑大多数企业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情况。上述的何先生告诉记者,这主要有几方面的原由:一是片面追求低温速烧,加大产量来求取降低成本;二是原材料供应达不到专业化、标准化,成分不稳定;三是产品分等定级不规范。此外,高邑目前大部分企业只完成了从半瓷到全瓷的升级,规模较大的几家企业正在进行高中档地板砖技术改造项目,技术亟待升级。

     另外,产品档次较低,品牌意识不强,赢利能力差。据了解,高邑的建陶产品大都为中低档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高邑县政府也在一份调查报告中也提到,“企业产品几乎全是同类产品产品,档次低且严重雷同,造成了同业间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争抢市场,采取降低质量、压低价格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影响了行业整体效益,‘高邑建陶’一度成为低档次、低质量的代名词,直接影响了高中档产品市场的开拓。”

     高邑目前仅有“力马”、“盛亚诺”等几个省内著名品牌,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有的是使用外地品牌,销售价格一直是低档产品价格,盈利能力较差。

     不仅如此,高邑建陶企业还面临着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曾多次被石家庄市环保局实行挂牌督办,要求高邑县政府进行集中整治,多重困境下,高邑的建陶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出路

     不过,虽然深陷多重困境,但高邑对于实现“建成华北最大的建陶生产基地,在全国建陶产业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宏伟目标,仍显得信心十足。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重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实现集约发展,继续加快建陶工业园区建设,为项目落户提供良好的硬件平台,制定更加优惠的土地、税费等招商政策,吸引更多的建陶企业入区;其次,紧紧抓住佛山建陶企业由于资源枯竭、煤炭、石油价格上涨、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迫切需要向外转移的有利时机,利用高邑与佛山建陶业多年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主动出击,搞好对接,吸引外迁企业到高邑产区投资设厂;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夯实技术支撑,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一步完善‘建陶产业集群技术研发中心’服务功能,重点搞好新产品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争创一批国家、省市知名品牌,靠品牌拓市场。” 高邑工业与信息化局的一位负责人说道。

     同时,改负责人介绍,高邑将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壮大骨干优势企业,以力马、福隆、圣泽陶瓷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尽快组建三大集团,走联合发展之路。“力争经过三两年的发展,三大集团固定资产分别达到5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亿元以上,成为高邑建陶的主力军。”这位负责人说道。

     不过,外界对于高邑建陶产业未来的发展仍然不是十分乐观。

     近期,佛山一位业内人士曾如此形容高邑建陶产业的情况:“在全国建陶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邑建陶企业也摆脱不了销售淡季的厄运,轻者停产观望市场,重者直接关门大吉。而如今,北方的三伏天将近结束,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一般家庭多数会选择在这段时间内装修。所以,在接下来到国庆节的一段时间内,高邑建陶企业将会迎来短暂的春天。” 

     “虽然说高邑市场销售低沉状况近期会开始扭转,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陶瓷市场不景气的现实。陶瓷市场低靡依然是目前行业的主流动向,高邑建陶企业销售量逐渐回升是建立在当地市场季节性销售回升的基础之上的,而一旦这段销售黄金期过去,高邑建陶企业依然会回归到‘正常’状态下。”

     这位人士指出,纵观高邑建陶企业,在面对市场销售淡季的时候,通常都是停在原地徘徊,对市场持观望态度,很少主动出击解决问题。长期下来,势必会造成企业对市场的“顶礼膜拜”,失去了自我创造动机的勇气和决心。

     “假如陶瓷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暂且不必说,可一旦出现市场寒冬,对于这些建陶企业来说,无异于鸦片战争之于清王朝,最终落得土崩瓦解的境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其被动无措、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还不如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在销售淡季来临前,想出应对策略,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企业与市场本身就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市场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企业在开辟市场的同时须及时了解市场动向,把握市场需求,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的跟风、毫无主见,最终迷失在同质化的浪潮中。”这位人士说道。

     或许,这位人士对高邑建陶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注解。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