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源远流长,陶瓷文化灿烂辉煌。古代人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藏。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以产白瓷驰名中外,兼烧酱釉、黑釉,器物(即紫定、黑定)并有粗细之分,精者胎体洁白,粗者胎体呈灰色,此外还发现有“绿定”器。宋代是定窑大发展时期,产量、质量及制作工艺比五代时有明显提高。早期定窑均用匣钵装烧,碗无芒口,可见尚未采用复烧法。从出土资料看白瓷较多酱釉,黑、绿釉很少,是符合文献记载的。宋代中期以后与早期遗物相比浮雕及莲瓣纹逐渐减少,葵口多见,划花及萱草纹开始出现。早年江苏镇江章岷墓曾出土酱釉瓶一对,这种酱釉可能是《格古要论》中所说之紫定。不过在宋代同时期有不少窑口兼烧酱釉瓷,如陕西耀州窑、山西介休窑、福建德化窑等,在形制上与定器相比还存在一定差异,尤其胎骨没有定器细腻纯白,釉色不纯不匀,无法与定器媲美。当时酱釉的普遍出现,可能是仿酱色漆器质感所烧制。
笔者藏有宋代紫定葵口碗一件,高8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5.5厘米,足内壁向下斜削,起到支撑的力度;底心凸突,露胎,细腻洁白,碗壁厚薄适中,内外施酱釉,釉面均匀柔和,光素无纹饰无芒口(见图)。此器应属宋代定窑中期产品。
宋代定窑被列入五大名窑之一,一度为宫廷烧制用瓷,基于这种特殊需要,不论在选用匠师、选料、用料,以及加工工序上都有严格要求,所以产品质量精湛。笔者所藏之紫定葵口碗,规整庄重,可见定器之精美。当前想觅一件精品“紫定”残片,是难上加难,何况如此精美完整之紫定器!它乃瓷中之宝,亦为奇珍之品,当弥足珍贵,故介绍给同道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