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是齐文化发源地,位于山东中部,区位优势独特,南连泰山,北临黄河,东临海滨旅游城市青岛、烟台和威海,西接泉城济南。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境内胶济铁路、济(南)青(岛)、滨(州)博(山)莱(芜)高速公路等15条交通干线通往全国各地,距济南国际机场和青岛国际机场分别为70公里和200公里。“瓷都”则是淄博的4张城市名片之一。
淄博市共有陶瓷企业231家 年产能达12亿平米
据考证,淄博地区是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产地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条日用陶瓷隧道窑、第一条链式烘干机都诞生在淄博,淄博的日用瓷也荣获了“当代国窑”的荣誉。相比淄博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在创新、新技术应用上则较为落后,但产能巨大。据调查资料统计:截至2011年7月份,淄博市拥有231家建陶企业、415条生产线,年生产瓷砖能力达12亿m2,约占全国建陶产量的15%,产品涵盖了内外墙砖、地板砖、特种陶瓷等。
其中,淄川区拥有建陶企业172家,拥有建陶生产线273条。其中,不乏以雅迪、统一、新博、国润、狮王等为代表的建陶企业,成为带动淄川建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张店区拥有建陶企业43家,80余条生产线。以城东集团、华瑞诺建陶、中北建陶、东岳集团等企业为代表。
淄博产区除沂源县无陶瓷企业,其他区县均有建陶企业,共计16家,各区县厂家数量不等。
淄博建陶在发展初期,仅仅依靠本地煤、石灰石、铝矾土、石英砂、砂岩、煤矸石、陶瓷粘土、水、电、燃气等资源,以及周边地区资源,如章丘土、邹平瓷石、罗村土、莱阳土、透辉石等资源优势。同时,淄博还拥有较大规模的建材机械、化工釉料等专业生产厂家,可以就地就近解决大型建材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材物料的供应问题,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就地取材。这更为淄博建陶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提到淄博建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淄博产区的领军企业——山东皇冠建陶有限公司。80年代末,山东皇冠建陶有限公司在广交会从外商手里拿回了外墙砖样品,开始研发生产外墙砖产品。皇冠建陶由此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生产外墙砖的建陶企业,其从生产第一片外墙砖开始,就带动了淄博当地一批镇办企业的快速崛起。
据业内人士介绍,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淄博市只有淄博建陶厂、博山建陶厂及张店建陶厂三家建陶企业,属国营企业。在80年代初,博山建陶厂生产的152×152mm的“域牌”地砖闻名全国,其与唐山建陶、沈阳建陶、温州建陶、石湾建陶、景德镇建陶并称为“全国六大建陶厂”。
1986年,淄博建筑陶瓷厂大胆招商引资,从意大利引进了大吨位的压力机和生产线,创建了淄博华辰建陶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100×100mm、150×150mm、100×200mm的红坯墙地砖。随后,该厂又从科威特引进上亿元资金成立“齐鲁建筑陶瓷厂”,主要产品为200×200mm、300×300mm的地砖。
然而,随着经营模式的不断转变及其他原因,淄博建陶厂、博山建陶厂现已经不存在。1998年,张店建陶厂经过成功改制,成为现在的淄博华瑞诺建陶有限公司。
90年代初期,在张店区南定镇出现以田家建陶、万通建陶为代表的内墙砖生产企业。同期,淄博华鲲建陶是第一家推出300×300mm釉面砖的企业。据一业内资深人士介绍,当时该产品价格非常高,每平方米价格为90~120元不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产品上市没过多久就停产了。
1992年~1996年,淄博建陶研发能力迅速提高。92年,淄博建陶企业已经开始生产152×152mm内墙砖及100×200mm外墙砖产品。93年,淄博开始生产300×300mm规格的釉面砖产品,94年淄博生产出400×400mm,96年生产出500×500mm大规格釉面砖。
2000年,淄博奥鲲建陶有限公司生产出600×600mm抛光砖产品,这在山东省建陶行业是第一家生产抛光砖的企业。奥鲲建陶始建于2000年,并于10月份建成投产。
2003年,淄博奥鲲建陶作为国内第一家推出仿古砖产品的企业,注册了“亿玛”商标,该商标被报申请“全国驰名商标”成功。现存放于档案室的荣誉证书成为淄博建陶发展的见证。当时仿古砖产品规格为100×100mm、150×150mm、300×600mm。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3年、2004年是杨寨建陶厂大规模建厂比较集中的时期。由于淄博奥鲲建陶经常派人去广东产区进行学习、培训,其员工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属于高水平的典型代表,于是杨寨镇许多建陶厂老板经常到淄博奥鲲建陶大门口,等职工下班后不管认识与否,均邀请到饭店聊天取经,更有不少企业直接跑到奥鲲建陶去高薪招人。由此可见,当时淄博建陶企业的火爆现象。
经过30年,特别是近10年的迅猛发展,淄博以其建陶产业位居全国第二的产量和规模赢得了“江北瓷都”的美誉。“南有佛山,北看淄博”这句是在陶瓷行业中盛传的词句,也恰说明了淄博在中国陶瓷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淄川区与张店区的建陶企业占据了淄博建陶企业的90%。建筑陶瓷与日用陶瓷一起为淄博赢得了“北方瓷都”、“中国陶瓷名城”等众多称号,“瓷都”也成为淄博的一张城市名片。
淄博建陶发展面临的问题
淄博建陶业发展今天,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建陶产业基地,从原料配制、陶瓷机械、物流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而产品在质量、花色、产量等各方面已与佛山差距不大,但淄博至今却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得不到终端消费者的认可,这让淄博陶企人既无奈又纠结。
“贴牌”、 无序生产让淄博陶瓷纠结
自80年代以来,在皇冠建陶品牌的引领下,淄博产区私有企业、合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建陶企业发展迅速。30年后,淄博建陶行业发展了数十倍,生产能力达12亿平方米,成为继广东之后的全国第二大建陶生产基地。在发展中,淄博产区紧跟佛山发展,陆续出现了“贴牌”的现象,由于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无资金积累,技术相对落后于广东,研发能力不高,产品利润空间低等现象,在此情况下,淄博陶企自然而然地依附“贴牌”。
有业内人士分析,做品牌需要经济实力来支撑点。做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淄博绝大部分建陶企业一年产值不足一个亿,且产品利润空间较小,无资金实力去支撑品牌发展。即使企业打造了品牌,但在企业的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技术研发等无法跟进、达到品牌的要求时,对该企业则是毁灭性的打击。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将淄博建陶业走到今天之尴尬,指向了相关协会与当地政府。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淄博建陶行业协会可以看作是不存在,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也未起到积极引导、规范发展的责任,使得淄博建陶呈现盲目、无序的发展结果。
政府出重拳整治、规范建陶行业发展
近年来,淄博政府从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对建陶行业不断加大整治力度。从2008年5月开始,淄博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1次环保专项行动,对未能通过验收的29家建陶企业实施停产整顿。随后,一批产能低、能耗大的建陶企业被淘汰。
实际上,淄博建陶行业调整早势在必行。建陶企业每年排放大量烟尘、废水、二氧化碳,使当地环保压力日益沉重。而全市建陶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极小的比例,而综合能耗却非常高。淄博建陶业需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一场变革,改变品牌弱、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现状,推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老企业破产、规模效益不突出、建陶低水平重复建设、经营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也是羁绊着淄博陶瓷振兴重要原因。淄博陶瓷产业正经历着变革前的阵痛期。
据淄博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淄博是一个资源性工业城市,面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工业结构,淄博市委、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在此形势下,建陶业首先受到冲击。上述人士进一步介绍,淄博市作为依托自身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经过近百年的开发,主要资源已面临枯竭,辖区能源生产供应严重不足。
2009年年底,淄博市出台了《淄博市建筑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3年内淄博建陶生产能力将由12亿平方米控制到7亿平方米以内。近几年来,淄博市政府对建陶行业的治理亦是“重拳”不断。对于建陶企业,该市提出了三个“一”计划,即升级一批,转移一批,关停一批。由此可见,淄博市整治规范建陶企业的信心与决心,将有一大批建陶企业被淘汰或转移,剩下的一部分也将通过升级来完善。
淄博市政府一方面整治规范建陶行业,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外迁提供平台,耿瓷集团、城东集团、大唐瓷业等企业已在江西、河南等外省市设厂。2010年淄博市政府与宁夏石嘴山市结成帮扶对子,在石嘴山市建立了淄博工业园,引导建陶企业走出去。
目前,无论外销还是外迁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有实力的陶瓷企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淄博现在的发展模式正是延续佛山走过的路子。“总部经济”其意为把生产线转到外面去,而把研发、营销等中心总部留在淄博。目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需要升级、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后的发展更需要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实质上的支持,进行有长远效益的规划。
淄博市经信委产业科科长唐海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淄博治理关停的多是一些生产工艺落后、环保节能不达标的建陶企业。
“淄博当地对建陶企业的审核要严于国家标准,实际上也是对淄博建陶行业未来发展负责。”唐海军介绍说,建陶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主要技术都是从欧洲引进,国家制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低门槛带来的高能耗和高污染并不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
“产业转移并非意味着淄博陶瓷产业的没落,反而使淄博建陶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唐海军说,淄博建陶产业转移,加快了淄博碧水蓝天环境的实现,也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能源、原材料面临枯竭,也使得淄博建陶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目前,作为建陶生产主要原料的长石、石英粘土等和主要燃料煤炭,95%以上依靠外地输入。
残酷的现实促使陶企加快升级
在建陶行业,“跟风”和“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新产品上市没多久就会被模仿,以致产品寿命缩短。因此,建陶产品存同质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辽宁、江西、湖南、河南、四川等新兴建陶产地的迅速崛起,加剧了陶瓷行业的竞争;此外,房地产持续调控、信贷收紧以及成本上涨的传导效应,也明显影响了建陶业的需求。重压之下,不仅仅是小企业的日子难过,大企业亦是步履维艰。萧条的市场正倒逼淄博建陶企业向产业高端艰难举步。
由于淄博以及国内建陶产品生产能力逐年猛增,产品严重过剩,许多厂家为了将产品快速销售出去,纷纷开始了价格大战,一时间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下降,这也给大规模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淄博市政府一位领导人直言不讳:“淄博陶瓷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非常严峻的。一是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满足于当前装备和产品档次,甚至面对困难怨天尤人,畏难发愁。如果不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问题,淄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就会逐渐失去;二是部分企业经营管理粗放,消耗高,效益低,品牌效应差,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步伐慢。
淄博产区发展陶瓷优势配套设施完善
随着建陶产业的不断壮大,淄博市建陶机械制造、煤气发生炉制造业、零售业、化工釉料等陶瓷相关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而一些机械制造企业也逐步向建陶机械制造业方向延伸,由此也带动了建陶机械零部件零售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陶配件销售商也在淄博市设立了销售网点。
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沃尔玛、大润发、红星美凯龙、茂业国际、银座、利群等多家国内外著名连锁企业落户淄博。近年来,陆续建成了中国陶瓷科技城、中国财富陶瓷建材城、淄博义乌小商品城等一批大型现代化新兴市场和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国内知名股份制银行在淄博设有分支机构。
众所周知,建陶产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有强大的物流业做支撑。在淄川建陶工业园区,建有淄川建材城和中国财富陶瓷城,形成了以批发配送、仓储中转、江海直达运输、公路快速运输、铁路运输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培养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成为立足全省、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建陶物流中心。
随着淄博建陶厂的不断扩大,双杨镇(杨寨镇与双沟镇合并而成)投资6.5亿元开发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建陶专业批发市场——淄川建材城。截至目前,淄川建材城共拥有经营业户2700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经营面积达33万平方米,经营产品涉及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洁具、工业陶瓷、园林陶瓷等3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2010年市场交易额超130亿元。
中国财富陶瓷城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国内许多的建陶企业设立经销网点,产品销售面覆盖了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淄川建材城、中国财富陶瓷城现有建陶产品销售网点1200多个,市内其它区县的大部分建陶企业也将销售中心设在这里,初步形成了涵盖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系统、货物代理、增值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物流全过程的物流市场。同时,民办物流业实现了长足发展,淄川区现有几百家建陶物流配送公司,从业人员达数千人。杨寨镇大屯村成为物流配货专业村,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配货业务。物流园内各配货站与各建陶企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
政府“给力”陶博会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陶瓷市场日趋成熟和完善,淄博已经拥有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中国陶瓷科技城等一批在陶瓷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市场规模仅次于佛山。但淄博陶瓷专业市场在知名度及影响力方面还没有显露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淄博陶企产品缺乏创新,更多的在于模仿佛山等地企业的产品,淄博陶瓷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趋于缓慢,急需集体突围。
从1990年到1995年,淄博市曾连续举办了6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对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陶瓷工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之后,因种种原因停办。停办6年之后,淄博市重新审视自己,淄博传统的东西不少,但真正在国内外叫得响、站得住脚的还是陶瓷。淄博市又于2001年4月份举办了“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截止到2010年,淄博已成功举办10届陶博会。这也为淄博建陶在国内知名度逐渐扩大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淄博陶瓷多模式发展建设品牌化
然而,淄博建陶发展到今天,其问题和弊端亦日益凸显。资源面临枯竭、环保压力巨大、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行业自律缺失等问题对淄博建陶健康有序的发展带来极大地影响。此外,近期房地产市场转淡、宏观经济政策收紧、因为无序扩张而导致整个建陶产能明显过剩等问题更是让淄博建陶的发展步履蹒跚。
当前,许多地区为吸引建陶企业落户当地,纷纷开出了许多优惠政策。辽宁、河南、山西、湖南、江西、临沂等建陶产地纷纷兴起,一方面产能迅速提高,产能过剩凸显;另一方面,建陶行业门槛并不高,上述地区许多企业的产品完全可以满足地方市场的需求。淄博产区由于运输成本、包括人工成本以及产品价格等原因,销售已经不如从前。这也对淄博建陶市场的冲击相当大。
多渠道拓展自主品牌之路
淄博建陶发展到今天,饱尝了无自主品牌的痛苦。各陶企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必须主动寻找出路,建设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团队。现在激烈市场竞争已无法避免,而竞争也加大了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企业做品牌需要时间与过程,低端产品竞争不过新兴陶瓷产区。目前,淄博许多建陶企业都在积极开拓外销市场,把目光盯向国际市场。随着对外业务的逐渐展开,淄博不少企业产品出口比例占到了产量的50%。通过产品外销,不仅减小了销售压力,而且国外严格的质量要求也迫使企业需要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山东雅迪企业紧紧抓住企业优势,一手紧抓国内市场需求,一手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凭借高品质产品在国外市场很快打开销路。在淄博产区,产品外销企业不在少数,他们积极寻找新的产品销售突破口,为企业发展拓展了道路。
目前,淄博产区面临当地资源日益枯竭,原料依靠外地购进,来自当地政府环保及节能减排的政策压力,以及用人成本的不断提高等等,淄博许多陶企老板在深思之后,发现只有建设自己品牌,利用淄博产区的优势及实力,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研发,不断更新产品花色,发展企业优势,才能在今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淄博目前面临最大难题就是无法集群。”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当中包括企业、产业配套、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集群,这也就无法形成“聚集”效应,无法形成品牌、产品、技术、信息、交易的集中交流。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其最大作用就是进行市场资源的有效聚集和整合,围绕企业品牌,将可聚集一大批人才、资金、商家、技术甚至政策资源;中国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陶瓷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已经摆脱以传统制造为核心,开始以营销、品牌为中心。
在淄博产区,已经有不少建陶企业发现目前所处的困境,他们纷纷找到冲出瓶颈的突破口,或发展特色产品、或建设自主品牌、或加强团队建设、或积极拓展产品销售之路……他们纷纷利用企业优势及实力,向着品牌化发展。
淄博开元建陶有限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上,一直走在了山东陶瓷行业的前列,其一直按照品牌化的操作模式来运行。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玉贵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模仿、跟风现象也非常严重,这也给这些企业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企业产品只有迎合市场,才会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今年市场虽受房地产调控等国家政策的影响,但高端产品受到的影响并不大,高附加值产品是支撑企业稳定向前发展的基础。只有走在市场前面,维护良好的企业信誉、建设一支优秀销售团队,注重品牌建设等方面有机结合,企业才会走的长远。
淄博新博建陶有限公司不论在企业实力还是企业管理方面,都在淄博本土企业的前列。该公司总经理王铎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核心资产。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品牌建设内容非常广泛,不仅需要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产品,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等。
王铎告诉记者,新博公司每月定期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相关内容的综合培训。经销商是培训的重点对象,新博公司本着选择品牌意识强、有发展潜力的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每季度对经销商及店面促销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经销商的品牌发展理念。
狮王陶瓷市场部经理宋作梁告诉记者,其公司始终注重品牌推广。经销商只有认可品牌及管理理念,才会对厂家非常忠诚。有了优质高效的销售网络,厂家才有精力去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以及优质服务。
山东国润陶瓷紧跟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尤其是高端产品的研发步伐,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作为公司发展策略。国润副总经理张继忠表示,其公司快速稳健成长的原因,是与公司集中精力、集全力做好一件产品,不断向高层次产品发展的策略有密切关系。
今年,国润陶瓷成功推全抛釉上市,优质的产品质量、新颖的产品花色以及良好的企业信誉吸引了许多高端经销商,纷纷加盟到销售团队中来。
狮王陶瓷副总经理张武广认为,建陶行业已经进入洗牌阶段,陶瓷企业只有在公司内部管理上狠抓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在产品差异化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狠下功夫,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化的需求。
淄博建陶品牌之路任重道远
经过几年的探索,淄博陶瓷企业重新定位,已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政府也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塑造2~3个国内外著名陶瓷品牌和3~5个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效益的企业集团,实现淄博陶瓷产业规模化、产品高档化、管理现代化,发展成为规模大、发展快、效益好的国内外著名陶瓷生产营销基地和名人、名牌、名企业汇集的陶瓷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