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拍卖会上,青花、粉彩等彩瓷常成为买家竞争的对象,价格屡创高峰。单色釉瓷器,虽不及彩瓷卖得高价,但以其天然韵致、纯净典雅,予人另一种美的享受,其制造水平的要求,甚至比彩瓷更加讲究。中文大学文物馆现正举行
「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展览,展出一百七十多件元至晚清时期的单色釉瓷器,这些瓷器以净穆天然取胜,高雅凝重,反映收藏家独具慧眼的审美眼光。
图:白釉瓷盒(唐代)
商代青釉最早期今次的展品都是中国瓷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单色釉瓷器,反映元代以来单色釉瓷器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品种不断扩充,至盛清康熙至干隆时期达至高峰,其精湛工艺表现于清宫内务府监制、景德镇御瓷厂烧造的官窑瓷器上,器底常有帝王年号款铭。而明清帝王对单色釉瓷器的需求及鉴赏,亦充分反映在这些精美的瓷器上。展览全部展品都是选自本港著名收藏家简永桢夫妇之竹月堂藏品。
中国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专程来港参观这次展览。他表示,颜色釉是以氧化铁作为釉的呈色剂,最早的颜色釉,是商代中期出现的青釉,后来并有黑釉及北齐时期的高温白釉。西汉开始有低温釉,至唐末时期颜色釉快速发展,但仍以青釉为主,至元代的景德镇发明很多新的色釉,如高温烧的红釉、蓝釉、卵白釉等,品种大量提升,到了明清时期品种更层出不穷。
明清时期臻高峰明代最有名的釉色包括永乐宣德时期的鲜红釉(又名宝石红)、甜白釉、霁蓝釉;弘治时期的娇黄釉,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嘉靖时期的瓜皮绿,万历时期紫色的茄皮釉等。
清代康雍干时期,颜色釉在仿古的基础上再大量创新,达到顶峰,根据雍正十三年《陶成纪事》记载,总结景德镇场共有五十七种花式釉,其中四十多种为色釉。清代创新的釉色包括有「郎红」(牛血红),是当时的督陶官郎廷极创造的,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色釉在瓷器上自然垂流,到底部停止,形成羽毛状,像米汤,所以叫米汤底;「柠檬黄」是氧化锑作为呈示剂的釉,色泽较娇黄釉更鲜亮,更像柠檬;变釉中有「茶叶末」,是金属结晶体形成釉色上的斑点,像茶叶的泡沫;此外,还有胭脂红、珊瑚红、松石绿、秋葵绿等,不胜枚举。
白釉僧帽壶罕见吕成龙表示,不同的色釉,予人不同的感觉,红的高贵、黄的尊贵、青淡雅、黑沉稳,今次展品把中国古代色釉品种都一一涵盖,而且不乏极为罕有的珍品。例如一件「明永乐暗花甜白釉僧帽壶」,暗花中写着永乐年制,这件带款甜白釉瓷器十分少有,相信传世只有两件,另一件在台湾。甜白釉因釉色像糖一样白而得名。
还有一件霁蓝釉墩武碗,碗内写着「御赐纯一堂珍藏」,纯一堂为督陶官郎廷极的堂号,这是康熙赐给他的瓷碗,对研究郎十分重要,亦十分罕有。另一件明万历年制带款「酱釉梅瓶」,相信更是孤品,只此一件。